3上一篇  
2007年9月5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国家烟草专卖局纪检组长潘家华到普洱市调研


  图为潘家华与烟农祁少俊交谈种植烤烟收益情况

  本报讯  日前,国家烟草专卖局纪检组长潘家华在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纪检组长温宁军和云南中烟工业公司纪检组长李新军等领导的陪同下对云南普洱市烟草产业发展情况进行调研。

  调研组在普洱市委、市政府、宁洱县委、县政府及市、县烟草部门有关领导陪同下,深入到宁洱县德化乡考察调研。在德化乡,一行人查看了德化乡窝拖村扎底寨28座烤房群烘烤情况和替代进口烟叶种植基地,并查看了德化乡窝拖村“6·3”地震后恢复重建的烤房群。在调研现场,潘家华对当地社会经济状况及烤烟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认真了解,对现代农业及新型组织管理模式的应用等问题与当地有关领导进行了交流。潘家华还与烟农祁少俊亲切交谈,详细询问了其家庭劳力、经济情况和种烟的投入产出情况和比较效益情况,并对地震后烤房恢复重建的建材价格、运费、人工费等情况作了认真了解。

  调研组一行在普洱市烟草培训中心会议室听取了普洱市烟草工作情况汇报。在汇报会上,调研组观看了《普洱烟草系统“6·3”地震抗震救灾纪实》电视片。会上,市委常委、副市长盛军代表普洱市委、市政府对调研组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发展普洱优质烤烟的一些思路作了交流讲话。云南省局(公司)纪检组长温宁军向调研组一行介绍了普洱烟草的发展历程。普洱市局(公司)党组副书记、纪检组长雷丽清、副经理孙成国、杨轩分别向调研组汇报了普洱市情和烤烟生产、卷烟销售、专卖管理、纪检监察等方面的工作情况及烟草产业发展中遇到的一些新问题。

  通过实地调研和听取工作汇报后,潘家华指出,在普洱“6·3”地震抗震救灾工作中,烟草系统以维护国家利益、消费者和烟农利益为己任,救灾及恢复重建工作行动迅速,组织领导有方,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到位,体现了以人为本,有情有义,树立了良好的行业形象,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在灾害和困难面前涌现出的感人、生动的事迹说明我们在维护“两个利益至上”、构建和谐烟草的工作实践中,要靠实实在在的行动,才能彰显负责任的行业形象。      

  关于烟叶工作,潘家华强调,要站在全局的的高度来认识和分析烟叶问题。从工业需求上讲,卷烟工业企业要做大品牌,必须要有优质烟叶原料基地,作为烟叶产区,关键要生产出符合工业要求的优质烟叶。普洱烤烟要保持和发展其优良品质,要厚积薄发。从行业高度讲,发展和改革的方式是解决种烟比较效益等问题的唯一途径,烟叶价格必然会作合理适度调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分散的个体烟农抗风险能力是非常弱的,这也是现代农业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在推进现代烟叶生产“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专业化分工、信息化管理”的进程中,通过应用现代科技手段,转变增长方式,减轻烟农劳动强度,降低单位成本,可以有效解决烟叶发展中的很多问题。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进程中,烟草行业要有所作为,通过新的组合方式,烟区基础设施建设要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在组织、宣传引导烟农等方面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要努力建立新型的“烟与农”的关系,这对行业发展至关重要。

  关于纪检监察工作,潘家华组长指出,从行业高度上讲,要加强各级党组织的领导机制建设,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一把手”要加强自律,自觉接受监督,防止个人说了算。纪检监察要做的事首先是建立有效的规范制度和运作程序,监督其是否按规范和程序行使权力,要重在预防,减少反腐成本。纪检监察干部要清楚工作定位和工作方法,要善于调查研究,准确把握事物的发展趋向。善于发现生产经营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要不断总结,完善和构建有效的行业惩防体系。(史春雨  罗宗敏  文/图)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