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07年9月5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引领棉业市场“变革”
——记德州黄河棉花交易市场
吴鸣

  “只要鼠标轻轻一点,一单上百吨的棉花交易就可在瞬间完成。这不仅可以为买卖双方节省大量的时间成本,也加快了产加销一条龙的进程。”山东德州黄河棉花交易市场总经理唐云生这样介绍道。

  位于德州市经济开发区的德州黄河棉花交易市场,对许多人来说是一个感觉比较神秘的地方,甚至有人会疑惑,棉花交易市场内怎么见不到棉花呢?唐云生介绍说,这里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棉花电子交易市场,所有的棉花交易信息、合同订单、资金流通都是通过网上完成。

  商品棉电子撮合交易,也称现货仓单交易,是继股票、期货之后又一新型的投资品种,是一项基于现代互联网技术基础上的,实行网上集中竞价、统一撮合、统一结算、价格行情实时显示的交易方式。这种交易方式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公证检验制度——

  交易市场委托德州纤维检验所对进入指定交割仓库的棉花实施强制性公证检验,以公证检验结果结算,确保交易棉花的质量。无论买方和卖方对公证检验结果有异议,均可申请复检,交易市场将按复检结果结算。

  公开交易制度——

  黄河棉花交易市场交易信息和成交价格公开,向交易各方提供的条件和机会均等,规章制度对交易各方一视同仁, 并且随时接受国家有关部门和广大交易商的监督和检查,确保交易透明。只需通过电脑输入价格、数量等相关信息,就可以完成棉花买卖,其他如合同签订等均可授权交易市场代办,交易简便快捷。

  定点交割制度——

  交易市场在全国棉花主产区和主销区的交通枢纽设立了正规交割仓库,棉花买卖双方可根据自身需要就近选择提货和交货地点,方便快捷。

  无负债结算制度——

  交易市场实行无负债结算制度,当天交易,当天结算.确保资金收付安全,资金回笼快,参与企业绝无传统贸易中的三角债困扰,无资金风险。如果有一方出现违约,交易市场将采取措施保证另一方履约不受影响。

  信息披露制度——

  黄河棉花交易市场的交易行情通过报纸电台互联网等多种渠道对外公布,传递价格信息、指导工农业生产。除此之外,市场还定期举办厂长经理培训班、高端客户研讨班,沟通信息、交流经验,帮助涉棉企业解决在生产经营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德州黄河棉花交易市场是国家发改委在黄河流域批准建立的唯一一家国家级区域性棉花交易市场,于2005年9月12日挂牌成立。国家发改委之所以选择在德州建立棉花交易市场,是因为德州具有良好的区位、交通优势和产业基础。德州是一个传统的产棉大市,历史最高达到过植棉490万亩年产棉花870多万担的高峰,占全国产量的十分之一。目前,全市棉花种植面积稳定在270万亩左右,年产500万担,约占全省的1/4。同时,德州也是一个棉花加工大市,全市拥有棉花加工企业近千家,加工能力达到4000万担以上;棉纺织企业200多家,纱锭400多万支,年用棉量800多万担。棉花已成为德州市的主要经济作物、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之一。全市11个县市区有5个县市区进入了全国棉花生产百强县。

  黄河棉花交易市场落户德州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它带来了产销格局的大变革,有利于德州进一步做强棉花品牌,壮大棉花产业。首先,带来的是观念上的冲击。长期以来,德州市一些企业经营者习惯于“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传统交易模式,不善利用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开拓市场,由此制约了企业的发展。而德州棉花电子交易市场的建成使德州棉花“买全国、卖全国”成为一种可能。其次,有利于对德州棉花品质的提升。由于交易市场对进入指定交割仓库的棉花实行严格的公证检验制度和信息披露制度,对企业的规范化、标准化生产是一种强有力的制约。第三,可以进一步打破资金瓶颈。由于商品棉电子撮合交易是国家大力扶持发展的一种交易方式,享受国家许多优惠政策,收购加工企业可以利用仓单质押和第三方监管从银行贷款,解决新棉上市时急需的周转资金。

  商品棉电子撮合交易作为代表中国棉花流通方式变革最前沿的一种发展方向,显示出了强劲的生命力。目前,进入德州黄河棉花交易市场的交易商已达150家,除了大批德州企业外,还有河北、河南、江苏、安徽、新疆等地的企业入驻。目前,市场日交易量在3000吨左右,交易金额达4000万元,渐次成为引导黄河流域棉花价格走势的风向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