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8月27日—31日),全国棉花交易市场的商品棉电子撮合交易低位震荡、窄幅波动。价格明显倒挂,近月合同MA709较其他月份合同高近300元/吨,其他各月份合同价格处于同一水平。各月合同价各波动幅度虽然很小,但成交量明显放大,日均成交量为9080吨,较前一周增加1336吨。随着MA708合同的退市订货总量继续减少,累计货量为55640吨,再创本年以来新低。MA各月合同周均价平均下跌116元/吨。
上周除纽约棉花期货外各棉花市场价格普遍下跌,中国棉花价格指数周均价为14291元/吨(跌121元/吨);郑州棉花期货近月合约周均价为14003元/吨(跌200元/吨)。纽约棉花期货近月合约周均价为56.45美分/磅(涨0.06美分/磅);代表国际现货价格的CotlookA指数跌0.5美分/磅,周均价为64.49美分/磅。以此计算(上周平均汇率7.5571)1%关税下进口棉港口提货价为12263元/吨(跌147元/吨),比中国棉花价格指数低2028元/吨;滑准下进口棉港口提货价为13245元/吨(跌80元/吨),比中国棉花价格指数低1046元/吨。
上周是2006/2007棉花年度最后一周,是新旧棉交替的关键时期。从目前看全国范围内的棉花大丰收已成定局。新棉花较往年相比有以下几个特点:面积扩大、单产提高、衣分率提高、等级提高、上市时间提前,棉籽、棉短绒等棉副产品价格大幅提高。
由于新棉成熟时间提前,部分产区棉花已大量采摘。但由于其他农产品价格较高,棉农对棉花价格期望值较高,认为每斤籽棉应高于3元。而棉花加工企业认为3元/斤以上收购风险较大,不敢贸然收购。棉农与棉花收购加工企业处于僵持状态。市场成交较少,尤其大型棉花加工厂观望气氛浓厚。
由于新棉上市量逐渐加大,在农发行资金没有到位前会产生资金供应问题,后市撮合仍将维持震荡偏弱的行情。 (张洪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