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安全,人们总会先想到工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其实生活安全更是与我们密不可分。当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时,我们该怎样保护自己和他人,正确的自救和施救,这是每个人都需要学习的内容。
目前我们比较容易遇到的公共安全事件包括:火灾、踩踏、自然灾害等。接下来我们就分别来看看,遇到这些公共安全事件的时候应该怎么做。
火灾
随着气候逐渐干燥,火灾事故比较容易发生。特别是随着秋冬季来临,有的住户要生火取暖,更加容易导致火灾。预防火灾,首先要排查火灾隐患,不要让小孩子玩火。在家里要及时关闭煤气,不使用电器的时候最好切断电源。同时避免在雷雨天气使用电视机、热水器等电器。
要防止火灾,就要安全用电。不要将铜丝保险丝擅自改为铁丝,不要乱拉电线,发生紧急灾难性事件要及时切断电源。
当火灾发生时,不要惊慌失措。最好能及时使用现有的消防设备进行灭火。要及时报警。家用电器着火,一定要先切断电源再灭火。逃生时,要迅速判断火势来源。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背向烟火方向迅速离开。如果逃生时需要打开门,开门前要检查门把,并采取相应对策:如果门把很热,不要开门,转从窗户逃生,或到窗口等待救援;如果门把不热,慢慢开门,并确定火、烟是否阻挡了逃生去路。若阻挡,要立即关门并寻找其他逃生路径;若未阻挡出路,马上逃生并关上经过的门。需要注意的是,注意千万不要钻进阁楼、厨房或卫生间,更不要进电梯。身上着火,不要乱跑,可跳进水中或就地打滚扑压身上的火苗;或让同伴用衣、被等物覆盖灭火,用水浇灭火。不要留恋财物,逃离火场后不要再返回。不要盲目跳楼,可利用绳索、被单等逃生。
在公共场合发现火情时,要及时报警,不要聚集围观,以免火势增大或者突发爆炸等事故受到伤害。
踩踏
自从北京密云踩踏事故发生后,在公共场所避免发生踩踏事故就显得更为重要。当人员密集场所发生动荡时,很可能因为人员流动过快而发生踩踏事故。
人们不能因为凑热闹而去一些人员过于密集的场所,如果去到这些场所,就要特别注意安全,特别是带小孩的,要尽量找人少的地方走。相关部门要加强对人员密集场所人数的控制和流量控制,及时安排人力进行现场秩序维护,不可等场面不可控制才慌忙处理。
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也会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洪水、泥石流、雷击等事故在夏秋季时有发生。
当洪水来临的时候,路线选择很重要,要根据洪水信息和所处位置选择撤离路线,提早撤离。
食物饮品早备好:选择便于携带、可长期保存的食品,并准备足够的饮用水和其他生活必需品。
漂浮器材用处大:根据当地条件准备木排、竹排、气垫船、救生衣、木盆、塑料盆、木材、大塑料等物品。
躲避洪水应该尽量登高暂避,前往高地、山坡、楼房、避洪台。危急时就近攀爬树木、高墙、屋顶。千万不要惊慌失措、大喊大叫;千万不要游泳逃生;千万不要接近或攀爬电线杆、高压线铁塔;千万不要爬到泥坯房房顶。
当有崩塌和滑坡等地质灾害发生前,不能在危岩下避雨、休息和穿行,不攀登危岩。去山区峡谷郊游,要事先收听天气预报,不在大雨后、连阴雨天进入山区沟谷。灾害发生时,行人应该立即离开岩土滑行道,向两边稳定区逃离。切记不可沿着岩土体向上方或下方奔跑。驾车者要迅速离开有斜坡的路段。
泥石流是一种包含大量泥沙石块的固液混合流体。在沟谷遭遇暴雨、大雨,要迅速转移到高地,不要在谷地或陡峭的山坡下避雨,以避免泥石流灾害。发现有泥石流迹象,要向沟谷两侧山坡或高地跑。千万不要沿着沟向上或向下奔跑,逃生时抛弃重物,不要躲在有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山坡下面,不要停留在低洼处,也不要攀爬到树上躲避。
要避免雷击事故,就要雷雨天不能赤脚站在水泥地上,不要洗澡,不要打电话,不要使用带有外接天线的收音机或电视机。 (李彩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