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07年,由于受磷矿、硫酸、氯化钾等原材料制约,复合肥主产地山东省已经有部分大型企业停产半停产,一部分大型化肥巨头也在逐步转变经营方向。但笔者近日在山东红日阿康公司看到的却是另外一幅热火朝天的生产场面,各品种的硫基复合肥生产线都在开足马力生产,前来装运肥料的外地车辆川流不息,适宜秋季作物的高氮多彩硫基专用肥料库存量几乎为零,发货人员天天加班到凌晨3、4点钟,月均发货量和日均发货量都创了历史新高。
为何红日阿康的复合肥卖得这般“火”?“科技创新、服务创优”从红日阿康公司四十余年不断发展壮大的历程中,笔者找到了答案。
科技创新:为土地把脉赢得市场
2007年8月份,红日阿康公司高氮多彩硫基控释肥研制成功。这是发明“红日型”复合肥专利以来,中国复合肥行业又一重大技术突破,再次奠定了红日阿康在国内硫酸钾复合肥行业的技术领航地位,产品自投放市场,赢得好评如潮。
红日阿康早在1993年就依靠自主开发了氯化钾低温转化法生产了第一袋硫酸钾复合肥,一举结束了中国不能生产硫基复合肥的历史,被称作“中国化肥行业的一次技术革命”。2004年,该公司采用中俄两国先进技术建设了20万吨新型复合肥项目,该项目可根据南北土壤的不同特点,根据客户需求生产出氯基和尿基两种复合肥,各元素含量的调节范围更大。
目前,公司主导产品硫酸钾复合肥是 “中国名牌产品”、“国家免检产品”、“国家级重点新产品”和农业部推荐的第一批“无公害农业生产资料”之一,产品已形成广谱通用肥、作物专用肥和区域专供肥三大系列一百多个品种,成为中国高浓度复合肥市场的主导产品之一。中国农业大学曹一平教授在山东市场的调研数据也表明,艳阳天品牌仅次于俄罗斯复合肥(产地品牌)、美国二铵(产地品牌),在国产复合肥中列居首位。
服务创优:“亲农、支农、富农”三措并举赢民心
亲农有觉悟。红日阿康公司在国内同行业率先成立了国家级农化服务中心,组建了一支由近百名大中专毕业生组成的专业化、年轻化的农化服务队伍,常年深入农村,通过举办知识讲座,免费测土配方、推广平衡施肥等途径,开展科技支农活动。
为充分发挥资金、技术和人才优势,让更多的农民受益,2005年,红日阿康公司投资数百万元购买了车辆、手提电脑、投影仪、测土设备及农业科教片,兵分四路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服务乡亲万里行活动”,同年6月份,该公司又与当地农广校、土肥站联手开展了测土配方施肥“3+1”行动,走出了一条企业、学校、科技三方优势互补,服务于农的发展之路。
支农有水平。为了适应农民对测土知识的需求,红日阿康公司农化人员不断改进测土设施,自行研制出了土壤速测箱。公司定期为农技师“充电”,聘请青岛海洋大学、莱阳学院、临沂水稻研究所的专家教授对该公司农技师进行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为做到服务智能化,使农化服务工作更加规范高效,公司建立了《种植大户、科技带头人档案》、《红日阿康示范村档案》、《示范园区档案》、《红日阿康星级服务点档案》等数据库,对具体对象进行跟踪服务和回访。
富农是目标。亲农、支农,最终目标是为了富农。面对农民科技需求量的增加,红日阿康在发挥自身农化优势的同时,高薪聘请了100多个农技师,进一步充实了果树、园艺、蔬菜等相关方面的专业技能人才,为众多地区的经济增长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2006年,红日阿康公司为建设新农村办了件大实事,启动“红日阿康杯企农共建新农村”活动,公司出资40万元与用于结对帮扶沂蒙山区24家农村青年创业服务站。于2007年春节前启动的“服务为乡亲,农化大拜年”活动,30多名农化服务人员足迹遍布山东、河北、安徽、江苏、河南5个省份近100多个地市,行程10万公里,直接受益农民达7万人次。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2007年至今,红日阿康公司已经热情接待了上百批来参观的经销商和种植户。近日,又有数十名河南省商丘的经销商冒着滂沱大雨,来红日阿康公司参观。商丘地处黄淮海平原,是国家著名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临近小麦需肥旺季,很多经销商都希望选择有实力、信得过的企业和产品,老百姓用的放心,自己卖的安心。
在参观了公司沙盘室、DCS控制室、包装车间和成品库后,公司不断壮大的发展规模、先进的肥料制造技术、完备的配套能力和开足马力的生产线,让经销商们齐声称赞,纷纷表示“把钱交给这样的名牌大厂,我们一百个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