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史丹利化肥致力于高塔造粒技术的研发,先后完成了高塔造粒复合肥生产蒸汽自给和两水闭路循环、造气及变换微机控制、循环水余压利用等节能技术改造项目,整个生产流程实施电子监控,实行了清洁生产,确保了生产过程无“三废”污染物的排放,节能减排效果显著,在全国同行业保持了领先水平,已被国家列入“十大节能工程”项目,并在全国复合肥行业予以推广。
从2003年起,史丹利公司就投巨资兴建了单塔和双塔复合肥熔体造粒复合肥生产线,全面提升了中国复合肥生产技术水平,此项技术的产业化生产,标志着我国高塔复合肥造粒技术已与国际高塔造粒技术并驾齐驱,在中国复合肥生产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在上海化工研究院的支持帮助下,史丹利公司大胆地进行工艺改造和技术创新,成功解决了高塔造粒过程中产生缩二脲、高温季节生产难和磷钾含量难突破三大技术难题,基本使缩二脲含量控制在1%以下,成功解决了高塔肥普遍存在的烧苗现象;使高塔复合肥生产不受高温高湿热季节的影响,保持了全天候生产;保证高塔复合肥氮磷钾养分的均衡,使高塔造粒技术日臻成熟。
作为高塔复合肥第一个吃螃蟹的企业,不断向更宽领域、更高层次进军,成功攻克了高塔造粒含氮高、磷钾含量不易突破的难题,成功研发出世界最高含量的54%复合肥,使氮磷钾养分均衡,成为国内高端肥料的标志性产品。进而,又适时自主研发了高塔缓释复合肥。该工艺利用熔融尿素、磷酸一铵和氯化钾为原料,加入脲酶抑制剂、硝化抑制剂及磷素活化剂,形成流动性良好的共熔体,经专用喷淋造粒装置喷入造粒塔,在空气中自然冷却固化,生产出具有缓释功能的颗粒状氮磷钾复合肥料。新产品投放市场后,深受广大农民朋友的普遍好评。
史丹利公司在高塔技术后续技术的开发过程中,注重搜集必要的工艺参数,形成了科学的可操作技术规范标准,使高塔熔体造粒复合肥技术得到了全面的提升,并受到国际复合肥领域专家学者的高度认可,认为史丹利公司高塔造粒技术在某些方面已经走在世界技术的前列。
史丹利公司的双塔造型设计,大量节约了土建和设备投资,生产流程更加衔接,使生产能力相应增加一倍。经测算,与传统的复合肥生产工艺相比,高塔复合肥生产工艺可年节约标煤4.5万吨,节电1700万千瓦时,节水5万立方米,节能效果十分显著,成为企业重要的增效模块。这一生产技术得到国家磷肥工业协会的充分肯定,被国家列入“十大节能工程”项目,在全国复合肥行业予以推广。 (刘苏华 吴令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