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上午,中石化胜利油田孤东采油厂三采中心8号注聚站几名员工正在讨论一个问题,“现在污水干压低,按道理这口井注不进去了,可为什么流量计仍然显示读数呢?”尽管已经讨论一段时间了,可是依然没有解决,正在他们一筹莫展的时候,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是母液回灌到污水干线造成的,赶快停井,不然井会吐砂的”,原来是技术组季工程师到现场来了。听着他的解释,大伙的疑问很快消除了。问题之所以能够这么快的解决还是得益于近期三采中心实行的“移动式管理”。
“坐堂式”管理推动管理转变
在没有实行“移动式管理”之前,由于多年养成的工作习惯,该中心不少基层干部大多采取“坐堂式”的被动管理,特别是通讯的便利使某些干部习惯于遥控指挥生产,致使现场许多生产设备隐患不能及时发现处理,非正常停泵、停注时有发生,影响了注聚质量。
所以,从2007年开始,孤东采油厂三采中心针对三采设备自动化程度高、设备种类多、故障点多的特点,实施管理干部人员在一线指挥、在一线工作、在一线解决问题的“移动式管理”工作方法,在移动中把管理激活,取得了显著效果。
“移动式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该中心推行的“移动式管理”,就是干部不间断地到现场进行检查、巡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在一线岗位推行“发现问题就是成绩”和“发现问题甚至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的管理理念,按照“谁发现问题谁记录,什么时候发现什么时候记录”的全员管理原则,由操作工人日常点检,对查出的设备隐患组织人力及时处理;对操作人员不能准确判断的设备隐患,及时请技术人员进行设备状态检测,确定能否正常运转或采取换件、维修等措施,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干部办公点的前移也带动了员工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发现、防范事故隐患的能力也有了明显提高。
“移动式管理”改变工作作风
自从实行“移动式管理”工作法以来,该中心管理人员坚持每天“移动管理”,对现场施工、重点工作,队领导24小时轮流跟班、机关干部全程盯在现场,直至现场施工结束或重点工作完成;规定中心领导每月下基层天数不少于5天,且必须带着任务下去,切实解决基层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做到有记录、有检查、整改问题有回音。该中心本着“情况了解在一线,问题解决在一线,难点突破在一线,服务重心在一线”的原则,把生产责任落实到每个党员干部肩上。干部全部深入到生产一线,下班组、跑现场,检查了解生产管理和员工生活情况,形成了“领导在一线指挥,干部在一线工作,情况在一线掌握,疑难在一线解决”的务实工作作风。
“移动式管理”带来四大变化
实行“移动式管理”以来,该中心的广大干部工作作风有了很大的转变,出现了“四多四少”的可喜变化:联系工作下基层的多了,打电话“遥控指挥”的少了;检查工作看现场多了,看材料、听汇报的少了;总结工作主动查找问题和差距的多了,沾沾自喜、固步自封的少了;履行职责积极主动对基层帮助指导多了,批评指责少了,在移动式管理中解决了现场生产难题,及时消除了各种事故隐患,拉近了与员工的距离,受到了一线员工的欢迎。(顾永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