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07年9月25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记者点评
“保证质量、合理定价”是普洱茶产业发展的根本出路


  我们知道,有些不法商贩这两年借普洱茶热将外地的一些非大叶种茶运进云南小作坊,按照普洱茶的工艺制作假冒普洱茶,虽然其数量有限,但影响恶劣。对此,云南省政府加大了打击力度,责任落实到村镇,一旦发现造假,对造假者重罚。事实上,大多数云南普洱茶企业不搞歪的斜的,而是把功夫放在扎扎实实地做好普洱茶上。茶叶是云南茶农的命根子,云南128个县中有99个县出产茶叶,他们怎么肯砸碎自己祖祖辈辈留下来的饭碗?

  我们看到,今年云南茶区茶农的日子虽然比去年好了一些,但与浙江、福建的茶农相比,其生活差距还是非常大的,他们仍然非常贫穷落后。我们来算一笔账,按凤庆县安石村那个农妇的家庭收入算,她家今年收入2万多元,但家有5口人,平均人均年收入4000多元,平均人均月收入400元左右。记者在她家只看到了一台制作毛茶的旧揉捻机、一个烘干核桃的砖灶台、一个新电磁炉和一台12吋的旧电视机,再也没看到值钱的东西了,这说明他们太需要增收了。也就是说,春茶80元/公斤的毛茶价格、秋茶60元/公斤的毛茶价格对他们来说并不算高得离谱。价格离谱的恰恰是有能力炒作的大品牌,而市场是无情的,价格太离谱再炒作也是做了无用功。

  不过,尽管经历了市场洗礼,记者还是认为应该给普洱茶一个公道的说法:它是中国六大茶类中的一类茶,是云南的一种大叶种特色茶,大家应该像呵护其他茶类一样呵护它;它不应像个别产品那样被吹得神乎其神而价格抬到天上,也不应该因出现一些发展中的问题而受到冷落。它是云南数百万茶农的主要经济来源,对云南山区茶农脱贫致富有着其他作物和产业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应该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次采访表明,目前普洱茶市场正在回归理性,安全的质量、合理的价格是普洱茶发展的根本出路。              (章   文)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