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9月25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我与茶的交情

青丝

  少年时曾到苏州一游,深爱吴中水乡那悠然自适的生活氛围。后来看陆文夫的散文,中有讲述苏州旧茶馆的文字,更是怡然神往,遐想他日也能到江南古城定居。每天从梦中醒来,沐着晨曦,推开半临水中的阁楼上的木窗,品一杯香茗,坐赏从那波光粼粼的小河汊上穿梭而过的小舟,人也自然而然的心旷神怡。 

  因为仰慕古人品茗清谈的雅致,一次与同学在夏夜里月下对坐,泡上最便宜的茉莉香片,在一通天南海北地乱侃之后,灌下一暖瓶开水散去。谁知回家后彻夜难眠,一直持续到第二天晚上,亢奋劲犹未完全过去,被折腾得疲惫不堪。对于茶,我有了一次非常直观的认识。 

  进入社会后,我开始每天喝茶,然而只是牛饮,解渴提神,毫无情趣可言。除此之外,茶叶还可以除掉自来水中那股令人厌恶的氯味。 

  真正领略到茶的意境,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那时我做小生意,对面摊档的老板是我的一个旧街坊,比我年长20岁,小提琴拉得极好。我向他学到了许多过去从未接触过的东西。

  某天他拿了一小包茶叶来,说是晚上在歌厅拉琴,老板送给他的上等黄山毛峰。他先是用清水漂洗干净茶叶上的浮尘,然后让我用电壶将水烧至起蟹眼,将沸未沸之际,将茶叶投入壶中烹煮,稍煮片刻便将茶汤倒出。只见煮出来的茶汤,色泽金黄之中略带碧绿,清澈明净,茶叶的嫩芽稍稍迸开,状若丁香。轻轻一抿,滋味甘爽柔软、鲜浓醇厚,即便是我这种不识茶之人,亦能感受到茶中的灵秀之气。而且,令我最为难忘的是那满室的茶香,随着氤氲的水雾,飘浮于空气中,充斥在每个角落。其实当时的器物极其简陋,冲泡方式也并非最佳,但或许是记忆中的事物总是最好的,至今我也喝过了不少名茶,却再也没有遇到过如此清韵悠长的茶香。 

  李后主词云:“一壶酒,一竿纶,世上如侬有几人?”若得在小桥瓦宅之间,风清气爽之时,花光树影之下,与三五知己煮茗清谈,这种惬意闲适的生活,世上如侬者又有几人?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