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现货成交仍是“淡”字当头,但9月下旬国内籽棉收购价格还是略有反弹。实际上,和中国市场一样,最近一周,国际现货销售并没有出现改观,纺织厂也不愿追涨,但他们还是调高了询盘价格,市场正在逐步接受棉价上涨的事实。此外,近期中国、印度和美国主产棉区的天气状况都不太理想,原先的乐观预期也大打折扣。
中国:
9月22日前后,台风“韦帕”悄然退去,除江苏外,其余主产棉区所受影响不大。目前,国内籽棉价格已经再度攀升至3.05元/斤左右,行情反弹并非无源之水,由于部分纺织厂着手为“十一”长假补充库存,加上近期棉幅市场需求旺盛,轧花厂的收购积极性再次骚动了起来。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调查显示,目前国内籽棉采摘、交售进度均已超过20%,但慢于去年同期;已开秤轧花企业的加工、销售进度分别为22.8%和20.4%,比一周前略有加快。
印度:
受季风雨天气的影响,日前印度安德拉邦、马哈拉什特拉邦和古吉拉特邦都出现了较强降雨。这次降雨对播种较晚的棉田非常有利,但对于正处于收获期的棉花来说,除了采摘延迟外,质量和单产都不可避免会受到影响。总体而言,近期印度新棉上市节奏有所加快,古吉拉特邦和北部地区的上市量较大,但频繁降雨导致新棉回潮率偏高。
巴基斯坦:
目前,一股低压云系已经形成,预计未来一周巴基斯坦信德省和旁遮普省都将出现强降雨,这对新花采摘十分不利。截至9月中旬,当地轧花厂已经累计收购、加工皮棉18万吨,同比减少了10%左右,即将到来的大雨天气和国内纺织厂的稳定采购给现货市场构成了有力支撑,旁遮普省和信德省的轧花厂已经多次提高销售价格,目前公布的最新提货价为57.75—58.25美分/磅。
乌兹别克斯坦:
目前,当地主产棉区秋高气爽,新棉采摘已经大规模展开。不过,由于前期棉花生长缓慢,加上虫害偏重发生,因此今年的收获期同比推迟了10—15天,棉花质量也相对较差。官方机构称,2007/2008年度全国棉花产量仅为100万吨,同比减少了17万吨。
土耳其:
9月中旬以来,当地主产棉区天气晴朗,新花采摘提前拉开帷幕。据非官方预测,2007/2008年度土耳其棉花产量为70—75万吨,和美国农业部的9月月报基本吻合。从收获情况看,新棉色泽、强度均非常理想。另悉,今年1—7月份,土耳其已累计进口棉花61万吨。
美国:
目前,美国大部分产棉区已经进入脱叶、采摘期,虽然近期时有降雨干扰,但收获进展仍比较顺利。9月7—13日,美国陆地棉净出口量为4.03万吨,较前周增长77%,较前四周平均值减少42%,其中中国签约量为1.26万吨;装运量为5.62万吨,较前周增加17%,但较前四周平均值减少15%,其中有1.91万吨运往中国。在截至9月11日的一周里,美国共有1.6万吨新棉进入CCC贷款,赎出数量为992吨,据此推算,截至当日,美国CCC贷款中的新旧棉花共计14.4万吨。
阿根廷:
9月中旬,一股冷空气进入阿根廷,给当地带来了30毫米的降雨。预计今后几天阿根廷还将出现阵雨天气,这对缓解旱情非常有利。
巴西:
日前,巴西棉花出口商协会公布了最新的产需预测报告,其中对2006/07年度的产量评估数字为151.5万吨,略高于上次预测;2007/08年度马托格罗索州、巴伊亚州的产量预期都非常乐观,全国总产量调增到了146.5万吨,非常接近美国农业部公布的148万吨的预测结果。
澳大利亚:
目前,当地主产棉区仍未摆脱旱情困扰,这给刚刚开始的2007/08年度蒙上了一层阴影,预计全国棉花播种面积将同比减半,总产量仅为10.4万吨。昆士兰州中部地区的新棉播种已经陆续展开,南部地带也将在一周之后开始作业。
埃及:
9月16—22日,埃及累计出口长绒棉1274吨。截至当周,埃及2007/2008年度棉花签约量已经达到了2637吨。在刚刚过去的2006/2007年度,埃及棉出口一直不甚理想,但年度后期的出口力度有所加大,截至9月22日的装运量已经达到了总签约量的97%左右。
西非:
根据非官方的预测,预计2007年西非棉花产量将呈现下降趋势,实际上,美国农业部刚刚公布的9月份月报也调减了当地产量数字,最新预测为65.8万吨。分析人士认为,这和季风雨导致棉花播种推迟、农民收益不佳有关。(云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