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07年9月26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近期国内棉花销售价格难有起色


  当前,河北省衡水市及周边区域的籽棉收购主体为个体棉花加工厂,而以农发行贷款为主要收购资金来源的大型棉花加工厂仍在等“米”下锅,至今还没介入籽棉收购市场。

  9月11日,当地个体加工厂3级籽棉收购价格在3.0元/斤左右,比刚开始收购时下降了近0.2元/斤,呈现高开低走的形势。

  河北冀州、枣强、故城、景县等地的籽棉收购价格也有所走低。如果按棉花平均衣分36%(今年衣分率偏高1%-2%)、棉籽销售价格0.95元/斤、损耗率2%、收购加工环节费用500元/吨计算,折皮棉成本价为13890元/吨,而纺织企业当前的正三级棉到厂接受价也不过14000元/吨。考虑到籽棉收购远没到高峰时期,预计近期收购价格仍有下行空间。

  纺织行业经营方面面临诸多压力:

  一是目前纺织品出口退税率调减为2%。

  二是来料加工需要100%的保证金。

  三是宏观经济层面的压力。9月7日央行宣布继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已是今年第七次调高,距历史最高值13%仅一步之遥。

  四是劳动力成本提高。

  五是人民币持续升值。

  六是与个别纺企座谈时,他们认为最能接受的新棉价格3级13500元/吨左右,如果到14000元/吨以上,就难有利润可言。

  从以上因素看,在新棉逐步大量上市之时,国内棉花销售价格难有起色。

  (吴 明)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