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07年9月27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这届论坛对市场开放具有特别意义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农资局局长、中国农资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 李占海

  这次农资总裁论坛,会聚了国内外农资行业的高层首脑,围绕“内外资企业的融合与发展”这一主题,就有关议题做了精彩报告,从政策、体制、资金、期货、管理、营销、联合等方面作了深层次的阐释交流,台上讲得精彩,台下听得认真,大家都感觉受益匪浅。论坛发出了中国农资界的最高声音和最新思想,启迪了思维,拓宽了视野,也为中国农资行业的未来和企业的发展勾勒出更加多彩多姿的画面。

  这届论坛,在中国农资市场对外资全面开放将满一年之际举办,具有特别的意义。经过一年的实战,国内外农资企业同台竞技,相互影响,相互切磋,在一个相互竞合的农资运营环境中成长壮大,政府和企业,内资和外资,都有了更真实、更强有力的发言权。

  在这次论坛中,我也深刻地感受到:中国农资企业对国际化内涵的认识正进一步深入,中国农资市场与国际的联动性正逐步增强,中国的农资企业家正日趋走向理智、成熟和开放,这是一个伟大的变化,对农资行业未来的发展必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提高国际竞争力,是农资企业乃至整个农资行业发展壮大的共同课题。我们要抱着欢迎、学习、合作、竞争的积极心态,努力拓展自身业务,千方百计做大做强。我们要坚信:在中国农资市场未来的整合和发展中,中国的农资企业必定占据主导地位。

  农资企业要规范发展,积极创新,加强融合,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要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积极学习、吸收、借鉴外资在营销、管理、服务、技术、人才等领域的先进经验,充分发挥国内企业在网络、资源、人力、地利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吸取国内有关产业对外开放的教训,创新营销管理模式和产品、技术、服务水平,优化整合产业链、价值链,努力实现自身的突破和超越。

  农资企业应通过资本、资源的实质联合,强强携手,互惠互利,在更广阔的领域里融合发展。

  与此同时,企业还要注重品牌建设,坚持诚信经营,增强社会责任感,不断在竞争中学习提高,在学习中提升完善。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