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在山东省德州市农信社组织的由104人参加的业务技术比赛中,经激烈的角逐,孙延玲、李燕燕等新招录的10名大学生,分别获得了会计、出纳两个专业8个项目的前三名,占到获奖人数的41.67%。这是近年来,省联社德州办事处在对新召录的大学生培养中,用活三个加号,促其快速成才的结果。
关心+教育
树立正确的从业观念
近几年来,德州市农信社新召录大学生534名,为了尽快把他们培养成业务尖子和栋梁,办事处首先从关心教育入手,努力为大学生员工创造温暖体贴的环境。一是通过定期召开座谈会、组织大学生到企业参观、开展演讲比赛等活动,帮助大学生牢固树立识大局、懂责任、讲团结的思想意识,以“用心做事,真情服务,注重细节,追求完美”作为对大学生的具体要求,促使其尽快进入角色,树立起发展意识和竞争意识,培养良好职业习惯和职业操守。二是建立与大学生谈心制度。各联社领导或人事部门人员定期、不定期到基层与大学生促膝交谈,交流思想,了解他们的工作、学习情况,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及时消除他们由于理想与现实的反差而产生的诸多不适应和消极失望情绪,引导他们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帮助他们顺利实现从学生到员工角色的转换。三是创立相互交流的平台。办事处在网络上建立了全市大学生员工公共邮箱,由专人及时将上级政策、有关文件、规章制度等上传邮箱,并解答大学生提出的问题,为他们提供了相互交流、学习的平台。
培育+激励
迅速成为复合型人才
为尽快使新招录大学生成为全市农信社发展的中间力量,解决现有职工人员总量偏多,结构失衡,高学历员工比例偏低的问题。该联社一是加强岗位轮换,培养一专多能人才。制定《大学生使用指导意见》,对新分配大学生全部先充实到业务一线,每半年进行一次岗位轮换,使其广泛参与会计、储蓄、出纳、信贷等各个专业的工作,努力培养“多面手”。二是建立考核奖惩机制,培养业务能手。制定了《德州市农村信用社业务技能考核奖惩制度》,要求大学生各项业务操作技能必须全部达标,并且至少有一项达到能手级水平。按季进行技术技能测试,将测试成绩直接作为岗位调整、竞聘上岗的依据。三是采取新老搭配,以师带徒、以老带新措施,促其尽快掌握各项技能。四是成立大学生学习小组,增强理论调研能力。为发挥大学生的专业特长,各联社把近几年毕业的大学生组织起来,按照专业优势分别组成大学生学习攻关小组,定期出题目、压担子,下达学习和调研课题,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重视+重用
逐步成为中流砥柱
随着农信社的快速发展,办事处及各联社把大学生列入重点培养使用对象,形成重视新人、重用新人的人才战略,促使大学生干部迅速成长。一是建立了大学生成长档案。把大学生的工作成绩、日常表现、单位考核意见等实行量化管理,定期跟踪考察。二是适当安排大学生参与经营管理。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大学生参与信用社、联社业务办法的制定修改,参加经营管理等有关会议,使其增长见识、增长才干、增强驾驭全面工作的能力。三是重用优秀大学生员工。几年来,德州市农信社招收的543名大学生,经过学习和锻炼,已经成为敢于吃苦、乐于奉献、业务精通、技术娴熟的复合型人才。其中,5人走上了联社领导岗位;20人充实或借调到办事处工作;35人担任了各联社中层干部或信用社主任、副主任;49人从事联社部室重要岗位工作。正是由于对大学生的不断引入和精心培育、使用,为德州市农信社的业务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