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0月9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借助茶资源实现房地产业与茶产业的共赢


  从京闽茶城的成功实践,我联想到最近几年深圳东部华侨城茶溪谷项目、浙江径山禅茶文化研究中心项目,黄山茶城项目、湖北宜昌柴埠溪茶文化旅游项目等,很多房地产开发商在风景秀丽的茶乡,用茶的资源做文化的包装,达到房地产与茶产业共赢。其中,华侨城模式被称为旅游地产,发展得非常好。有深圳华侨城、北京华侨城、上海华侨城、重庆华侨城。如果他们可以叫旅游地产,我们也可以叫做茶业地产。茶业地产是茶产业和房地产业的有机结合、优势互补形成的,符合市场竞争规律。

  但是有几点要注意。

  第一,是纵向发展好还是横向发展好?你要考虑利润最大化,怎样做有最好的投资回报。纵向发展是上下游对接,产业链较长。马连道10多个茶城里面有几个是这么做的,有一定的优势。同时,我个人认为,由于专业人才、职业经理人和市场资源等制约,更适合的可能是横向发展。比如说茶庄茶馆就可以连锁发展。

  第二,茶叶市场管理主体优化问题。马连道茶叶街有一个现象:投资商做物业管理,又在自己的茶城里面经营自己的企业。这样又做教练员又做运动员,和广大的商户之间会不会有利益冲突?建议他们算清楚,是投资加物业管理利润大,还是投资加经营具体企业利润大?哪个可以兼顾大家的利益?

  第三,政府提倡社区文化。马连道这个地方,房价从三四千元到现在的一万元以上了,有一些中高档社区。这给我们茶城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遇。我把茶产业与社区的结合概括为“家门口的时尚”。茶带给人类健康、美丽、愉悦,也会带给社区活力。怎么样把茶文化与马连道社区很好地结合,建议万总和其他老总多考虑。

  另外,大家都在谈马连道业态转型的问题。小柜台、大市场,怎么样和国际茶叶市场更好地对接?我想这方面,京闽茶城的投资方已经从事了很好的尝试了。为了稳定、持久地发展,我想谈一点建议:建立中国茶产业经营管理案例库,重点研究“茶业地产发展模式”、“大益公司普洱茶资本运作经验”、“京华茶叶品牌转让与回归”、“品牌20年——星巴克与老舍茶馆比较”等,为茶产业从产品经营向品牌经营、进而进入资本运营阶段打好基础。同时,我非常赞成万总的说法,巧借北京奥运东风,大造中华茶业之势。弘扬茶文化,繁荣茶经济。(陆 尧)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