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0月9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小石冷泉留早味

刘诚龙

  我有一把石制茶杯,从青岛买回来的。木鱼石镂空而刻成,褐褚色,石质甚是温婉,其间杂以鹅黄与李白条纹。我想:茶非石出者必不佳。“石,凝结天地秀气而赋形者,琢以为器,秀尤在焉,其汤不良,未有之也。”用石头刻制的茶杯,那味道说是不好,打死我也不相信。

  而父亲的石茶杯,不是名石所制,而是屋背后的石山里采来刻的。老家叫这石山石道冲,多是青石,突立乱草丛。父亲是不大可能知道“石,凝结天地秀气而赋形者”的,但他知道“琢以为器”。如果说木鱼石是坚韧,那么我老家的青石就是坚硬,像铁。

  这只石茶杯不知道琢于何时,两只合抱的拳头大小,看起来不算小,但是藏茶水不多,大概三五口吧,薄片石头不经事情,容易摔破,所以父亲的这茶杯其壁肥厚。大概是摩挲得久了,石壁滑溜溜,细腻腻,暗生青光;也大概是储茶甚长了吧,内壁深褐,茶色烂漫,犹如漫生青苔,茶入其中,视觉的温度总比触觉的温度要冷冽。父亲喝茶,什么时候都不热乎,冷凉凉的,大冬天从外面干活回来都是一身热汗,喝什么热茶呢?喝的是冷泉的冷茶味。

  青石杯是父亲的专用杯,而石水缸,是我们一家的大茶杯,我家的石水缸很大,三两岁的小孩可以在里头游泳,五六岁的时候父亲专叫我挑水,姐姐要去割茅草,妹妹要去扯猪草,老弟还要长几年才有水桶高,而我肩膀恰恰等高水桶,从水井到我家水缸,不是水泥马路,是砂石路,一粒鸡蛋大的石子碰上水桶底,让我打趔趄,所以我常常老早起床,挑一个早晨,才满了水缸。水缸是我们家的大茶杯啊,从里头打水煮茶,味道堪比石泉流水。水缸是我家里的茶杯,水井是我院子里的茶杯,水井在我们院子中央,从屋背后的山里接来,全是臂把长身板厚的青色条石垒成,磨得光滑坦荡,平如砥,其间不用任何粘着物,滴水不漏,井水自山石间流来,到山石间储积,一点也没变其味,自然也就“其汤不良,未之有也。”井里青丝飘荡,水藻漫长,小时候我们一得红眼病,便从井壁捞藻丝,布于眼角,三五次,自然好。

  山顶泉清而轻,山下泉清而重,石中泉清而甘,砂中泉清而冽。在城市,哪里去找青石水井?哪里去找青石水缸?哪里去找青石水杯?哪里去找山上泉、山下泉?不能石头生水,可以石头养水:取白石子入瓮中,能养其味。明屠隆对石子养水有独见:“夫石子须取水中表里莹彻者佳,白如截肪,赤如鸡冠,蓝如螺黛,黄如蒸栗,黑如元漆,锦文五色,辉映瓮中,应接不暇,非但益水,而且娱神。”后来,青岛的木鱼石茶盖摔了。也好,可以碎石养茶水。

  我还在我办公室的不锈钢茶杯里采集了三五几粒来自故乡山涧中的鹅卵石,有白,有青,有黄,有红,有黑,至于杯里,可杀自来水的漂白粉味,每天早晨,先喝一盅,热茶有早茶味,冷茶也有早茶味,虽不能追古人,但是差不多可以怀古,而且让人怀念故乡,惹发幽思,在浇薄的世间生人深情。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