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理州烟草公司在今年烟叶收购中进一步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烟农利益至上”共同价值观,重心下移、服务前移,以加大入户预检力度为基础完善收购流程。其中,宾川县、巍山县、鹤庆县烟草分公司入户预检到小等级,推广“入户验级、密码定级”模式,云龙县等分公司入户预检到村组,不仅提高了烟叶等级质量,还切实减轻了烟农交售烤烟的劳动强度,深受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和烟农的好评。
缘起:降低烟农交售烟叶的劳动强度
大理州烟草公司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从收购流程完善中提高烟叶收购管理水平,早在2000年就全面推广了封闭式密码收购模式,确保了烟叶收购公平公正,有效杜绝了“人情烟”、“关系烟”等,极大地改善了烟叶收购秩序。从2002年起开展“入户预检、约时轮流交售”工作,南涧县、漾濞县、剑川县等分公司还开通了烟叶收购“绿色通道”,进一步优化了烟叶收购流程,有效降低了烟农交售烟叶的劳动强度。但是这些年的预检工作预检员数量少、业务素质参差不齐,加上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办法,预检过的烟叶仍然存在混等级、超水分的现象,烟农到烟叶站交售烟叶时,验级员要花费大量时间抽片验级。人背马驮运烟叶本来就让烟农筋疲力尽了,还要等待一段时间才能卖完烟,而且慌忙之中未必能把每一片烟叶都归属到最佳级别里,影响了烟叶等级质量和收入。
实施:以强化预检工作为基础完善收购流程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大理州烟草公司在今年烟叶收购工作中加强收购流程管理,重点突出质检工作关口前移、预检工作到位、收购流程合理三个方面。
大理州烟草公司首先从预检验员数量及其业务素质上对这项工作给予了保障。宾川县分公司按每500担烟聘请一名预检员的标准,巍山县分公司以山区每人负责40户每天4户和坝区每人负责60户每天6户的标准,经烟农民主推荐,由各片区生产技术承包人员根据有关要求提出拟聘人员名单,再由分公司进行统一培训、考试,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并且实行“谁聘请、谁管理”的原则,各片区生产技术承包人负责管理、监督、指导片区预检员,承担连带责任挂钩考核。
预检员按照“预检标准与收购标准相统一”的要求,进村入户逐把抽片验级、指导烟农分级扎把,开具验级单,并且把验好级的烟叶分等级分开包装,在预检袋封签上注明内装烟叶等级等信息。每日收购结束,烟叶站对预检员的验级结果和定级员的最终定级结果进行汇总整理,作为对预检员、片区生产技术承包员进行绩效考核、追踪管理的依据。
烟叶经过小等级预检后,大大提高了等级纯度,给烟叶站优化收购流程奠定了基础。宾川县分公司烟叶站的每条收购线设2名运烟开袋摆烟员、1名定级员、1名质检助理、2名运烟过磅员。烟农按照“约时定点、划片轮流交售”的要求,在规定日期、时段交售烟叶。烟叶到站经过初磅编订密码后进入定级场地,由运烟开袋摆烟员按等级将烟叶依次顺序摆放。定级员看等级大样纯度实事求是定级,不允许抽片整理,质检助理负责摆放定级牌和记录定级结果,因纯度达不到要求、混级、水分超限、掺杂使假等不能定级的烟叶退回烟农。
成效:政府、烟农、企业“三满意”
通过技术指导到户、初分预检到户,提高了烟叶的等级纯度和收购等级合格率,质量好的烟叶不再“混”到质量差的烟叶中去,使好烟“回归”到了好等级里、卖上了好价钱;避免了因等级纯度达不到要求而来回搬运烟叶的无谓辛劳,再加上约时轮流交售,大大减少了烟农在烟叶站等候交售烟叶的时间,烟叶站里只看到三三两两的烟农,彻底改变了以往收购场上人声嘈杂的局面;由于流程更加顺畅,降低了用工成本。巍山县分公司经过调查,柏枝树烟叶站初分级的合格率在60-80%,把内纯度合格率达90%以上,烟农每次只需花费15-20分钟就可以完成交售过程;以柏枝树烟叶站为例,减少初验员、验级员、定级员34人,减少后勤1人,以人均工资850元计算,节省人员工资支出65450元。宾川县分公司承诺烟农,保证在3小时内办完售烟手续,超过3小时由烟叶站发给烟农10元误工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