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沪深股市高开,延续着节后上涨的传统。国内棉花期货也不甘落后,低开高走,商品棉电子撮合市场维持强势。
自去年开始,棉花市场的节日效应已经淡化,但今年十一期间的阴雨天气,让节后棉花价格保持坚挺。虽然棉花价格节后出现了上涨迹象,但一些业内人士认为,2007/2008年度棉花价格仍将在13000—14000元/吨的区间内稳定运行。
农发行对棉花贷款政策的出台和各棉区农发行贷款政策陆续颁布,让9月份棉花市场带有强烈的政策味道,同时表明了2007/2008年度收购企业资金监管更加严格。
9月份,2007/2008棉花年度伊始,农发行对棉花的贷款政策更加趋紧。现货销售价格步步走低,籽棉收购价格渐渐回落,而棉籽收购价格却节节升高。9月28日,郑州棉花期货CF801合约为14375元/吨。电子撮合MA各月合同近低远高,MA801合同节前最后一周均价为14090元/吨。虽然两市的1月份合约都不断上涨,但实盘压力加大,并非乐观。对长远棉价的预期直接反映在棉花期货和商品棉电子撮合交易市场的远月合约上。
棉花价格:高于去年 支撑不稳
9月份,新旧年度承接时期,棉花价格的变动也在情理之中。今年收购初期,虽然棉花价格(皮棉、籽棉)不断低走,但总体高于去年。
随着各地新棉大量上市,棉花企业也陆续开秤,收购价格延续着去年同期的回落局势。鉴于今年植棉成本增加、物价上涨和棉农预期提高等因素,收购价格整体高于去年0.2元/斤,在2.7元/斤—2.9元/斤。
棉花企业销售价格国庆节前徘徊于12800元/吨,节后上升到13000元/吨以上,但有价无市。
国庆节前后,华北地区十多天的持续阴雨,降低了河北、山东等主产棉省棉花质量,影响了棉花采摘进度,棉桃霉烂现象也有发生。阴雨天气影响了加工厂的收购加工,减少了市场资源量,助涨了看涨者的气焰,导致国庆节局部地区籽棉收购价格上涨到3.0元/斤以上。现货价格因籽棉收购价格的走高而水涨船高,出现上涨迹象,但实际采购者仍旧匮乏。据了解,当前棉纺企业库存普遍不到1个月,但因为下游支撑有限采购也并不积极。后市棉花价格真正上涨需要纺织下游支撑。
棉籽价格在9月份里保持了稳定,国庆节期间的变动是棉副产品中的亮点,上涨迅速,由节前的0.9—1.0元/斤,上涨到节后的1.0元/斤以上。与去年0.8元/斤的价格相比,更是遥遥领先。棉籽价格走高从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加工企业成本,另外还可以支撑皮棉销售价格,但是支持的力度却相当有限。
“未雨绸缪先于前,战火临城稳如磐。任由飙雪阔雨至,速进速出保质棉!”被当前我国一些棉花加工企业用此作为必胜之招。从中可以看出,在新年度收购初期,棉花企业的经营策略仍旧是短、平、快。
国庆节后国内棉价的上涨迹象能否坚持得住,还待市场考验。从下游看,出口纺织品配额政策不稳定,严重影响企业接单,从而影响下游市场,制约纺织企业对棉花价格的支撑力度。
收购贷款:上限提高 政策趋紧
从当前农发行对新年度棉花收购贷款政策看,今年我国棉花收购贷款上限提高,但贷款政策更加趋紧。
8月28日—29日,农发行总行召开了农发行系统棉花、生资、储备信贷专业会议,将2007年度棉花收购贷款纳入准政策性贷款业务范畴。
一、将棉花收购贷款纳入准政策性贷款业务范畴,是农发行对8年来棉花收购贷款管理实践的经验总结,是对棉花收购贷款特殊规律性的再认识,是农发行在棉花市场化改革条件下履行支持棉花收购职能的必然选择。但是棉花收购准政策性贷款,没有政策支持,但却有政策压力,是最难把握的贷款,与以前相比,管理难度更大。
二、实行信誉贷款。会议还特别强调,必须坚持“保收购,不保企业”的原则,加大现有客户结构的调整力度,积极支持信用程度高、抗风险能力强的企业入市收购棉花,对不符合贷款条件的企业,要予以信贷退出。对AAA、AA、A级棉花收购企业贷款办理都有不同要求。这有利加强我国棉花企业的信誉,增强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
三、必须严格执行总行今年的贷款上限和价格警戒线政策,对2007年度发放的棉花收购贷款,至2008年3月末,收贷率原则上要高于50%,5月末高于70%,至棉花年度结束,棉花收购贷款要全额收回。这说明使用农发行资金的棉花企业在2007/2008年度中,棉花销售将有进度地进行,至少不会落后于农发行所制定的贷款回首进度。
以上三点表明,在国家货币政紧缩的背景下,今年农发行对棉花的贷款政策更加趋紧。
农发行新疆分行新年度棉花收购贷款指导价格暂定500元/担。农发行新疆分行新近出台了新年度棉花收购贷款指导价格,指导意见中规定,新疆标准级皮棉(328)收购贷款基准暂定500元/担,允许最高向上浮动50元/担,下浮不限,最高贷款额不得突破550元/担。
与去年相比,新疆农发行2007/2008年度棉花收购贷款指导价格提高了30元/担。去年,农发行规定全国标准级皮棉(328)收购贷款基准暂定为500元/担(新疆480元/担),允许上浮50元/担,下浮不限,最高贷款额不得突破550元/担。
国庆节前后各省农发行收购资金陆续到位,10月份,棉花进入收购集中期。棉花收购加工企业都不希望价格过高,影响销售成本。而棉农虽然期望收购价格越高越好,但因为处于弱势地位,没有价格话语权。10月份棉花收购定价权将更多取决于棉花收购企业状况、纺织形势和纺织企业用棉倾向,预计收购价格将稳定在2.8元/斤的中轴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