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0月1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运城农民农资需求的观念转变


  今年以来,运城农民对化肥、农药、农膜等几种主要农用生产资料需求出现新变化。农民对农资选择谨慎,求优求新。随着农业的生产发展,农民对化肥、农药、农膜等质量要求越来越高,选择农资由实用性向择优发展,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是求优求名牌。从今年夏秋播季节调查来看选购优质品牌的农户居多。当前农资市场品牌众多,杂乱不一,农民又辨不清真假劣优,只有看牌子认产品,供求热点由数量上的满足转向选择高品质、名牌子。如农民购买化肥要一袋一袋挑选,什么牌子,含量多少,重量足不足,有没有产品合格证、说明书、给不给信誉卡,并用手摸摸产品结没结块都仔细认真。在购买中,什么牌子响,买什么,有些新出厂的,新推广的,元素含量高的和有售后服务承诺的产品尤为畅销。化肥中除了对尿素和碳胺含量氮量要达到规定标准外,对磷肥、钾肥、多元肥等不但要求质量高,含量达标外,而且喜欢购买正规大厂产品,一些低毒、高效、防治范围广的杀虫剂、杀菌剂及除草效果好的除草剂也颇受种大棚农民欢迎。

  二是早购冬备用者减少,价格观念增强。现在由于农资市场货源充足价格稳定,供货及时,购买方便,农民以前早动手、早备存的观念已转变,不到用时不买,用多少买多少,这就使得经营单位销售时间集中,供应压力大,形成了今年秋季化肥普遍涨价的局面。如今,农民对农资产品价格有很强的比较性,许多农户在购买商品前都货比三家,渴求买到物美价廉产品,同时经销商盼望公开产品价格,缩小批零差价,让利给农民。

  三是需求品种增多,销售总量有所减少。从秋季农资购销市场上看,农民用肥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新旧品种更替节奏渐趋加快。这主要是因为农民种植结构发生了变化,由过去单一的粮食种植,转变为菜、瓜、果、药、草等多结构多品种的农业生产。过去农民购买化肥大多以尿素和磷酸二铵为主,而现在已被优质多元素复合肥所替代,近年兴起的优质复混肥不仅省工省力,且增产效果明显。由于粮食价格偏低,一些农民认为化肥、农药用得多,成本高,效益下降,再加上今年秋季化肥价高,农民又调整了用肥结构,使化肥、农药等农资产品销售总量下降。从有关部门汇总的情况看,农资销售比去年低百分之二十。                   (李胜利)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