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按照自治区联社的工作安排,坚持正确的导向,采取多种形式,与时俱进地做好企业文化建设这篇大文章,有效地提升了农村信用社的形象,凝聚了人心,激发了干劲,有力地推动了各项业务迅速发展。截止到8月末,各项存款余额达到76383万元,较年初增加了13616万元;各项贷款余额达到64008万元,比年初增加26416万元;不良贷款余额3948万元,较年初下降了107万元,占比为6.17%,较年初下降4.83个百分点;实现利润1092.31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430.39万元。2007年9月18日,被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军区命名为自治区级文明单位。
树立“客户至上”经营理念
一是联社出台了《托克托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员工服务规范》,以制度规范、约束窗口服务,使规范化服务意识深入到全体员工心中,在全县农村信用社掀起一股改善服务体系、美化服务环境、优化服务质量的热潮,全面提升信用社对外形象。二是制定了《信贷员下乡工作制度》,在各个村庄公开包片信贷员的姓名、联系方式,承诺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在核定的额度内随用随贷。三是公开客户热线,由专人负责接听,及时处理客户的投诉,接受客户监督。
宣传活动不拘一格
一是采取通俗易懂的方式,通过悬挂条幅、发放传单,让广大客户对农村信用社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起到较好的宣传效果。二是充分发挥媒体的宣传作用,积极在各种媒介上发表文章。截止到9月末,向自治区联社、县新闻中心、宣传部报送信息30多篇,被采用2篇,在全国性媒体上宣传5次。
各种活动丰富多彩
文化活动是企业文化有效的载体,托县联社十分注重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让文化在活动中更丰富,让活动在文化中更精彩。2007年,组织“信合之春”大型春节联谊会,职工们自编自导40多个节目,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缤纷多彩,震撼人心,博得了现场领导和广大观众的热烈掌声和广泛赞誉。七月份参加了县委组织部“庆七·一”大合唱,一曲《公仆赞》和《伟大的祖国,伟大的党》唱出了信合人空前的向心力、凝聚力和团队意识,唱出了信合人的工作激情和昂扬斗志,唱出了信合人的底气和骨气,唱出了信合和谐共进的大好局面。
激发人力资源活力
人永远是企业的中心,是企业文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联社每年都召开老干部座谈会,新老员工共聚一堂,共商信合发展大计。2006年,联社推进人力资源改革,开展了中层管理干部竞骋活动。36名中层干部在公开、公正、公平的条件下通过笔试、面试、民主测评、考察考核、公示等程序产生。新的中层管理干部层平均年龄比上届小了3岁,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占93.5%,较上届提高了32.53个百分点;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占77.59%,较上届提高了14.3个百分点。一支年富力强、知识化、专业化的管理队伍顿时活跃起来,成为信用社稳健、快速发展道路上新的生力军。
企业文化渗透到底
一是制作了文化墙。在联社办公楼的墙壁上,把许多工作和生活中精彩的细节,制作成图板,悬挂在墙上,给人们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二是建设了联社陈列室,收集农村信用社成立以来的各种实物、资料、图片约500多件,加以整理、编排、陈列出来,一件件沧桑的历史物件,见证了托县农村信用社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轨迹。
不断提高员工素质
托县联社以“提高业务技能和整体业务素质”为重点,树立起全员学习的风气,一是建立“周学习制度”,不仅使员工通过学习提高了职业技能,继而显著提升工作效率,更是给员工的学习、工作乃至生活等诸多方面提供了相互加深了解、团结协作、快乐向上的交流平台,让每位员工充分体会到在快乐中学习、快乐中工作、快乐中生活的易趣。二是采取请进来与送出去相结合,脱产培训与在岗培训相结合,以会代训与岗位练兵相结合多种方式,加强员工岗位技能培训。四年来,共举办业务类专业培训班53次,外出参加培训248人次,累计培训2300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