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07年10月16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喜迎十七大 茶人吐心声


  北京更香茶叶有限公司董事长俞学文组织公司党员及青年员工收看党的十七大开幕式实况。张晓芳 孙欧 摄
  北京老舍茶馆党支部组织党员收看十七大开幕式实况。张晓芳 孙欧 摄

  在党的十七大召开之际,全国各地的茶业企业家、茶乡政府领导、茶农满怀喜悦,回顾五年发展,展望美好未来,倾诉对党的热爱和感激之情。

  福建安溪中国茶都公司党支部书记 林水亚

  从贫困大县到百强县

  五年来,在党的十六大精神指引下,安溪中国茶都市场和整个安溪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安溪从上世纪90年代全国有名的贫困大县,发展到连续2年被评为国家级县域经济竞争力的百强县。GDP从2000年的77.5亿元增长到2006年的157.9亿元,尤其是在国家取消了特产税后,充分调动起了茶农的积极性,茶产业得以快速发展。

  安溪中国茶都市场作为安溪茶叶的集散地,是安溪茶产业快速发展的见证者和实践者,在党的“三农”政策的指导下,如今市场规模已经扩大到18万平方米,电子商务、质量检测、茶文化展示与传播、茶科技推广等相继引入,为安溪茶农搭建了一个日臻成熟的交易平台。五年来,市场内交易量、交易额数字的变化十分可喜。2001年,市场年交易量0.38万吨、交易额2.8亿元,2006年市场年交易量1.3万吨,交易额11.2亿元。市场内茶农一手茶的交易单价也增长了一倍多。安溪县茶园面积从3万亩发展到5万多亩,产量翻了一番。2006年,安溪农民年均收入达5731元,其中有60%来自茶产业。

  茶业兴则百业兴,这话在安溪得到了验证。如今,在茶都附近的茶村,已经出现了茶农年收入亿元村,茶乡村村通上了水泥路,许多茶农都开着自己的小汽车来市场。

  党的十七大召开之时,我代表安溪茶农感谢党给我们的惠农政策,我们相信,随着十七大的成功召开,安溪山水茶乡建设必将迎来新的跨越。

  福建福鼎市委副书记 陈兴华

  以绿色品牌振兴福鼎茶业

  党的十六大以来,福鼎市突出发挥福鼎白茶品牌优势,坚持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实现茶业增效、茶农增收,构建和谐茶区这条主线,努力做大做强做优福鼎白茶产业,有效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目前,福鼎市现有茶园面积20万亩,年产量1.5万吨,毛茶产值4.5亿元,茶农40万人,茶产业年总产值达12亿元以上,拥有茶叶营销人员近7000多人。

  中央支农惠农政策给茶农带来的巨大变化,莫过于收入的快速增长与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今年以来,福鼎市茶菁价格比去年提高10%-15%,茶叶销售价格比去年上涨15%-20%,分别比2002年提高了3倍多,山区农民人均茶叶收入从2002年的500元提高到去年的1280元。

  我们将贯彻落实好十七大精神,做大做强做优福鼎白茶产业,促进茶产业向产业化、标准化、国际化方向发展,将积极开展“三绿工程”建设,大力推广无公害茶园基地、绿色食品基地和有机茶基地建设;推行“公司+基地+农户”模式,推进村级茶叶合作社试点工作,并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把农户分散经营,通过合作社形式集中起来形成规模,优化结构,加速国优茶树良种基地建设。做好品牌建设,争取用2年到3年时间“福鼎白茶”获国家级名牌商标,并建立中国白茶研发中心,走产、学、研相结合道路。大力鼓励引导广大茶农、茶商、茶叶加工企业到全国各大城市开设茶馆、茶庄、销售网点,形成完整茶叶销售网络,抢占国内市场。

  北京老舍茶馆党支部书记 尹智君

  我们赶上了好时代

  党的十六大以来这五年,正是老舍茶馆自我调整的五年,我要说,我们赶上了一个好时代。在这五年,北京市宣武区区委区政府帮助我们在企业改制的过程中解决了包括产权清晰、资产界定等许多实际问题。中央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提出,我们也是直接的受益者。比如老舍茶馆投资改造过程中资金方面的援助,比如政府组织的文化创意产业的相关论坛,专家与企业结合的讨论会,集体企业制度转变问题的讨论会等,为我们打开视野,帮助我们吸取多方建议,对我们的帮助很大。

  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了,作为传统文化产业的一部分,我们更关注与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相关的政策以及发展的导向。

  此外,作为茶业产业链的终端之一,从源头着眼,我们也关注政府在农业方面的政策,因为茶农是茶文化茶经济的命脉和源泉。我们更关注老百姓的生活变化,因为他们是我们的客人,我们的消费者。

  过去的五年来,是老舍茶馆在各方帮助下,不断发展的五年,这五年,茶馆年营业额以38%的速度递增。茶馆不仅吸引了生活越来越好的老北京消费者,而且也作为北京传统民俗的展示平台,迎接了一批又一批祖国各地及世界各国的消费者。

  我们将在十七大精神指引下,把握住机遇,实现民族文化产业企业的腾飞。

  安徽省六安市齐云村村支书 褚修田

  好日子来自好政策

  近年来,党的好政策给村民带来了越来越多的好处,咱们村民对党的热爱和感激之情更深了。这次咱们党要召开十七大,村民没有不知道的。

  一直以来,我们村村民的收入都靠茶,现在更是靠山吃茶,过上了好日子。过去种茶,人均要交税200块钱,2002年,全村的茶园只有一二百亩,税收任务有18万元,所以,那时种茶不挣钱。前些年村里只有老人和孩子,年轻人都去城里打工了。

  算起来,两年多没收税了,现在村里的茶叶宣传也好了,水泥路都修到了家,种茶叶赚钱了,大伙就都回来了。现在全村茶园有2000亩了,村里的茶厂也从两三家开到了20多家,生产量是过去的几倍。大家都说感谢政府,是政府支持我们开辟茶园,山坡上的荒地、种粮食的地都改种茶叶了,叫“退耕还林”。建茶厂,买机械,政府也给补助。购买大型茶叶机械,像茶叶的修剪机,花1000块政府给拿400块。现在村里二十几岁的小伙子回来了好多人,自己办茶厂,都奔上自己的前程了。

  五年前,我们村人均年收入只有一千来块,去年都上五千了。我有个亲戚,从种六安瓜片开始,这变化可就大了,五年前还住土屋现在住很好的小楼了,五年前的收入一年也就千把块,现在有十几万没问题。他的小孩儿也不在村里读书,有钱了嘛,都送到外面的好学校去了。村里人种茶也不算辛苦,就忙几个月,孩子妈妈都去陪读了。  

  咱村里人知道党的十七大召开了,肯定还有咱们农民的好政策,所以都特别期待,我就告诉大伙,这好日子还在后头呢。(本报记者 张帆)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