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0月16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陈武汉:我这五年不寻常

本报首席记者 郑劭清

  陈武汉这五年不寻常。

  2003年4月10日,胡锦涛总书记到特呈岛陈武汉家做客时,陈武汉还是个普通的网箱养殖户。临别时,总书记鼓励他要当网箱养殖的带头人。

  五年后,陈武汉已从一个普通村民发展成党员,又成了村党支部书记,合作社社长,今年还当选中共十七大代表。

  牢记总书记嘱托

  特呈岛离广东湛江市区3海里,面积仅3.6平方公里,处于湛江港湾水道中间,是一个天然良港。多年来,这里的农民在靠近岛岸附近的浅海搞网箱养殖。但浅海养殖过多过密,不仅成活率不高,而且造成严重的污染。养殖户凭经验、靠自己琢磨单干,到销售的时候恶性竞争,你出价20元,我出价18元,他说15元也可以卖。

  “特呈岛的网箱养殖怎么办?总书记嘱托要我当带头人,怎么带这个头?”

  陈武汉冥思苦想:一,浅海养殖不能再这样发展下去了;二,养殖户各自为政、单打独斗的情况得改变。

  刚好深圳深水网箱养殖公司来联系养殖事宜,陈武汉一下子豁然开朗,决定搞深水网箱养殖。深水网箱养殖投资大,陈武汉联合另外7户村民,每股2万元,办起了全省首个“深水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当年,股东每户收入比原来增加近一倍。现在合作社已有社员40多名,入股资金100万元。

  “科学发展观”得讲“科学”

  “‘科学发展观’就得讲‘科学’。”陈武汉说。

  以前养殖凭经验、靠琢磨,现在不行了。“农民靠自己是很难长见识、长本领的,只有依靠高校、企业来管理、指导,我们才能有进步。”陈武汉说。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院在特呈岛建了个科技研究中心,每周都派出专业技术人员来岛上给合作社社员培训,讲养殖、讲病害防治,社员们越学越起劲,人心也越来越齐。

  深水网箱养鱼,水深网大,一个网箱年产鱼达3万斤,比原来浅海网箱养殖产量增长了几十倍。鱼产量增加了,可卖鱼难又成问题。经过陈武汉他们市场调查,发现金鲳鱼的市场前景好。于是,便决定重点养殖金鲳鱼,还决定搞海产品加工如生产鱼罐头等,引入“公司+基地+渔户”的新型生产经营模式,打造自己的品牌,打算叫“特呈鱼”。

  “没有自己的品牌,我们的产品不可能有知名度,销售也不能那么好解决。”陈武汉说。

  给总书记报喜

  当年,总书记在自己家里待了25分钟,跟一家人拉家常,这让陈武汉记忆深刻。之后几年,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又让陈武汉备受鼓舞——实现总书记的嘱托越来越有信心了!

  自己入了党,岛上发生了巨大变化,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陈武汉情不自禁地给总书记写信汇报:

  “尊敬的胡总书记:您好!我是广东湛江市霞山区海头镇特呈岛的渔民陈武汉……

  “一年来,我亲眼目睹了我家和村里的可喜变化,想迫不及待地告诉您——

  “您关心的群众卖鱼难问题也有了好转。经有关部门的牵线搭桥,我们村和深圳一家龙头企业签订了协议:企业保证以合理的价格收购我们的鱼。现在我们村网箱养殖的海鱼品种有20多个,渔排网箱8000多箱。 

  “……春雨又至,我和海岛乡亲们更想念您,希望您有空再来特呈岛,看到我们‘海上渔村’变得更美丽富饶而露出满意的笑容。”

  很快,陈武汉收到了总书记亲笔复信,他鼓励陈武汉他们再接再厉,建设生态文明旅游新海岛。 

  2002年,全岛集体经济纯收入13万元,人均收入是3200元;2006年,全岛集体经济纯收入80多万元,人均收入5220元。

  现在,陈武汉来北京参加十七大了。他说:“我很高兴,但压力也很大。这么多人关心我们,这么多村民支持我们,我们要干好事业回报村民、社员,要把家乡建设好,向总书记汇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