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07年10月24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三明现代烟草农业的探索(二)


三明烟草技术人员在现场示范中耕机操作。
三明烟草部门的防雹装备车。
三明烟草部门进行病虫害统防统治。图片均由 小章 摄

  (上接Y1)

  三明烟农协会也以自愿结合为前提,会长由种植经验丰富、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强、威望较高并且具有一定组织协调能力的种烟大户担任,秘书长由驻村烟技员担任。这里的烟技员相当于日本的营农指导员,在生产过程中给农民以指导。烟农协会基本职能是组织烟叶生产收购,监督政策落实、维护烟农利益,实施生产互助。同时制定辖区内烤烟生产发展规划,负责组织烟农签订烤烟种植收购合同,协助烟草站组织开展烟草科技普及、技术指导、物资供应等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协助和监督烟站做好烟叶收购工作,协调烟草行业和烟农利益关系,监督并协助烟站兑现烤烟生产政策等方面工作。

  三明烟农协会通过近几年不断发展和完善,将分散的烟叶种植个体整合起来,实现烟农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提高,不仅稳定了烟农队伍、提高了烟叶生产水平,同时也为三明烟草农业走向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作出贡献。

  完善风险保障机制

  三明地处武夷山脉和戴云山脉之间,冷暖空气交替频繁,烟叶生产季节常出现暴雨、洪涝、冰雹等灾害性气候。2005年和2006年春夏之交,三明烟草连续两年遭受严重的暴雨洪涝灾害,2005年烟叶损失了十多万担,2006年也损失了七、八万担,给烟叶生产和烟农信心带来了沉重打击。

  正当三明烟叶生产遭受百年不遇大洪灾,受灾烟农伤心绝望的时候,2005年冬,国家烟草局正式启动了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这一伟大工程犹如一声春雷响彻了闽西北大地,让老区烟农看到了新的希望,重拾起种烟的信心。据统计,三明市2005年度、06年度烟草部门共出资3.72亿元(其中烟田水利配套工程2.22亿元),累计完成3300项烟田水利配套工程和10033座密集烤房建设,29万亩基本烟田受益。烟叶水利工程在防御洪涝灾中发挥出重要作用,仅2006年就直接减少项目区烟叶受灾损失近9万担。烟基工程成为提高烟叶综合生产力的基础工程和新农村建设的民心工程。

  同时,三明烟草在2005年投资240万元与气象部门合作,构建覆盖三明市烟区的人工消雹降雨系统。该系统启动后,气象雷达步步跟踪监测天气情况,一旦出现降雹征兆,立即快速作业。三年来共发射炮弹492发,使近70万亩烟田免遭冰雹袭击,给烟农心上上了一把“安全锁”。

  被评为“尤溪县十佳新型农民”的种烟大户陈明极说:2006年,烟草部门在我村投入资金30多万元,新修水渠3条,机耕路1条,不仅解决了我村烟田灌溉问题,提高了烟田防洪能力,同时改善了烟叶生产的运输条件,还有人工防雹系统,大大减少了种烟的风险,现在种烟更轻松、更放心了。 

  记者在三明地区各县采访时发现,三明烟草人烤烟种植的风险思考,已经远远超越了自然意义上的灾害风险。正如三明科研所林智慧博士所言:病虫灾害可以通过轮作等科技手段解决,洪涝冰雹可以通过改善防洪排涝设施以及人工防雹来解决,但是从发展现代烟草农业的角度来说,烟叶生产风险保障应该建立一套完整的机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烟农的后顾之忧。

  记者在泰宁县关于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县建设方案中看到,他们将完善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纳入方案之中;大田县烟草公司在扶持专业户(职业烟农)方面,特别提出由烟草部门、烟农、政府按照一定比例缴纳保险费,为职业烟农建立保险制度;沙县烟草公司则提出建立烟叶种植保险及烟农养老保险机制,以解决烟农种烟后顾之忧。

  三明现代烟草农业刚刚起步,需要很长的时间去探索、去实践、去求证。适合三明生产力和劳动率的适度规模,适合三明山地烟田的小型烟用机械,适合三明独特气候的湿润育苗和密集型烤房烘烤,适合三明地区的烟农自主化管理组织,还有风险保障机制的完善等等,三明正在探寻一条符合实际的现代烟草农业发展之路。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