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07年10月24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国产奢侈品进入品牌初创阶段
——全国政协委员王蒙谈奢侈品市场

  那些曾经被我们定义为奢华的事物,不过是那些走过久远岁月的名字。只是,它们并不仅仅是一种事物,它们还代表了一个年代最具经典的思想,最繁复而又唯美的制作过程,对未知领域最深刻的探索以及历经变迁仍然笃定的坚持。

  就是这样一种涵盖了信仰在内的事物,它让那些生活在巅峰世界的人们为自己和更多的人创造了一种梦想的生活。

  当这种梦想开始频频造访中国时,我们准备好了吗?

  2007年10月3日至5日,在泉城济南举行的中国济南国际奢侈品展落下帷幕。这是继2005年国际奢侈品展以及国际顶级私人物品展首次落户中国以来,再次在奢侈品这个热门话题中掀起高潮。遗憾的是,高端品牌无一是本土品牌。

  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是,对于中国大众的生活来说,奢侈品的意义是什么?在这个日益壮大的市场里,中国本土品牌又能做些什么?

  本土企业集体缺席

  中国经济持续20多年高速成长,先富阶层与中产阶层快速壮大。有统计说,目前的奢侈品消费人群达到总人口的13%,约有1.6亿人。在经历了几十年物质贫乏之后,中国的一些商业精英们开始“热衷显示刚刚获得的财富”。

  奢侈品浪潮一浪高过一浪,但这场盛宴背后,是境外品牌占有最绝对优势,销量最大的奢侈品牌中没有一个本土企业的影子。

  无数中国白领节衣缩食去购买为世界名牌的高增长起了功不可没的作用。为追求利润最大化,一些品牌也把生产基地搬来了中国。有数据表明,美国品牌DKNY,其很多产品都在中国生产,DKNY的一件产品如果卖600美元,中国却只能赚到20美元。

  登喜路亚太区行政总裁德奕宁在谈到中国的奢侈品消费人群时,明显感到中国的奢侈品市场不够成熟:“以登喜路为例,中国的消费最低年龄要比欧美及其他国家低5岁左右,大概可以划到25岁。分析原因,一是由于中国目前处于发展中市场,有年轻人成功的例子;二是一些经济能力并没达到消费奢侈品水平的年轻人,为了圆奢华梦也在消费奢侈品。我听过一些年轻人买不起几万块钱的服装,也要买几千元的钱包甚至两千元一把的裁纸刀来表现自己的品位,这有可能是虚荣心的作用。” 

  一位服装界的老总,则对中国进入奢侈品发展中充满希望:“作为奢侈品产业的原料进口和精加工大国,中国的奢侈品行业也在渐渐的萌芽。虽然成长道路漫长而坎坷,但这种萌芽毕竟意味着一种新生。我可以断言,中国的奢侈品已进入品牌初创阶段。”

  “品位领袖”路漫漫

  在众多的探索中,“中国造奢侈品”似乎是与“中国奢侈品”最接近的一个名词。为国外品牌代工,成为了很多中国公司的选择,因为这似乎更“容易”。

  但是,“给别人代工是做别人想要的,有了自己的品牌我才可以真正做我想要的了。”有企业家这样说。代工永远只能是为别人代做“嫁衣”。

  并购,近几年来在国际市场上此起彼伏,但对中国奢侈品的品牌建立来说,仍然很难。

  零点研究集团董事长袁岳对此阐述道:“奢侈品就是那些无形价值与有形价值比值最大化的商品。目前,国产高价货在无形价值方面的开发还很有限,尽管在制造水平方面,许多‘中国制造’已经开始赶超‘意大利制造’或者‘法国制造’。” 

  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不是缺少顶级奢侈产品,而是缺少顶级的品牌打造能力。袁岳说,“事实上,中国并不缺少本土奢侈产品。例如比茅台和五粮液还贵的水井坊,做一套西装上万元的永正裁缝,还有一些高档的红木家具等等。” 

  路易十三的中国代言人韦一曾经讲过一个经典的段子。因为工作原因,他“和很多上榜富豪保持着密切的关系”。有一次与人一起吃饭,点了一道油淋鸡,韦一把鸡翅膀掀开看了看,马上叫服务员换菜。众人不解,问之,韦一回答,鸡翅膀下面是湿的,可见油并不是淋上去的,而是汆上去的。从此以后,这人和韦一一起吃饭,一定让韦一点菜。还有一次,韦一和别人去法国度假,进了一家BALLY店,结果,韦一发现,他买什么,那人就跟着买一模一样的东西。

  “这说明他们在生活方式上愿意学习效仿、认同权威,直至某天形成自己的品位。”韦一说。

  要想奢侈品逐渐成为展现个性与发展自我的一种标榜和主张,若想真正立足世界,必须有独立倡导的生活态度与生活方式。(郑协)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