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0月3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纱线低迷 结构性过剩矛盾制约棉价


  上周(10月22日—26日),国内棉纺市场纱线系列产品行情表现比较低迷,其中全棉纱价格勉强保持稳定、纯涤纱、人棉纱、涤棉纱部分品种价格下滑,市场成交继续降温。

  纯棉纱持续盘整 上周纯棉纱行情依旧没有起色,弱势运行特征明显。各地棉纺市场纱线销售情况各有不同。其中盛泽市场,J32s、J40s销售相对比较活跃,商家及厂家走货还不错,但60s销售不佳,市场销售量呈逐日递减之势,厂家减产60s较多。绍兴市场,低配棉普纱市场行情在上周出现了局部反弹,反弹空间在100元/吨左右,主要是因为前期供货量不多造成的短期供不应求。佛山市场,气流纺6s、气流纺10s及环锭纺12s有不错的出货量。

  分析认为,棉纺行业的结构性过剩问题已经逐渐影响到棉纱定价、销售以及对棉纺原料的需求,并制约了棉价的进一步上涨。棉纺企业对于棉价上涨的消化能力已经由原来的“怕不够用,再高也要买”转为“怕不消化,高了就限产”。从这一角度看,后期,棉价与棉纱的价格相关性可能降低。棉价波动幅度在预期范围内的情况下,棉纱行情怎样更多将由需求来决定。

  纯涤纱弱市盘整 近期纯涤纱和涤棉纱一直保持弱势盘整,价格小幅下滑。其中绍兴市场上纯涤纱50s在16700元/吨,32s在15300元/吨。盛泽市场,纯涤纱45s需求尚可,而纯涤纱32s、50s价格却有100元/吨下调。目前32s、45s、50s报价分别在15200元/吨、16250元/吨和16600元/吨。由于下游坯布面料行情低迷,个别纯涤纱行情的弱市调整行情可能将继续延续。

  人棉纱量缩价跌 上周以来,人棉纱出现较为明显的下跌行情,前期价格急剧攀高所集聚的光环也在逐步变得暗淡,下游拿货积极性明显下降,市场销售明显减弱。

  市场人士表示,导致人棉纱行情转弱的因素是逐渐积聚起来的:9月中旬以来,山东、江苏和浙江等地区人棉坯布面料企业转产、限产和停产增多,对粘胶短纤和人棉纱旺盛的需求已有明显的减弱。而此时,人棉纱行情却在上游粘胶短纤的推动下不断攀高。9月底以来,下游织造厂家的生产节奏逐步放缓,对人棉纱线价格上涨的抵触情绪日甚,认同感丧失,导致人棉纱线的需求只减不增,人棉纱供求形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对于后市,笔者认为,从上游来看,虽然目前棉短绒、棉浆粕行情仍居高不下,二道绒较高报价已达到了6800-7000元/吨。但从长期来看,随新棉收购加工量的增加,棉短绒及相关产品的供应增加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价格随之下跌也是必然的。从这个意义上看,粘胶短纤后市尽管仍旧有想象空间,但是上涨幅度已逐步趋缓。上游行情对人棉纱的影响也将逐渐变小,经过一定时间的下跌,人棉纱供需将形成新的平衡,但此时的平衡对粘短继续上涨的支持力度将缩小。 (《中国第一纺织网》独家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