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建立考评机制,明确利益分配。
(一)农信社考评机制的特点及成因
1、农信社考评机制的特点:一是考评办法单一;二是考评办法不科学;三是考评办法不能综合评介工作业绩;四是考评未达到预期目标。
2、农信社考评机制的成因:一是为完任务而进行考评;二是未把考评作为激励的主要手段;三是只考评上级确定的目标;四是考评结果只当参考。
(二)科学确定考评目标,最大限度的整合利益。
建立考评机制重点是解决“效率”问题。而目标管理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员工利益和团体利益的有效整合。通过国际上通用的平衡记分卡模型,将目标分解为四个方面指标,又通过指标约束团体和员工行为的目的。目标是成就的标准、成功的尺度、行为的诱因;管理的成效取决于目标设置和目标协调。通过目标设置激发动机:即为共同事业而奋斗又为个人需要而努力。
一是目标必须具体明确、适当,且要事先制定。二是需要要以能过个人目标的实现而得到满足。三是积极性的调动是实现目标和追求目标的过程。四是组织的领导人要使各级人员都能看到并达到个人的目标,这是调动积极性的关健。五是目标使人努力,努力使人取得成绩,成绩使人自信,自信使人取得更大成绩。目标管理就是让职工亲自参加工作目标的制定,在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并努力完成工作目标的一种制度,它是一种全局性的组织变革措施。
九、建立营销机制,促进良性循环。
(一)农信社信贷营销弱化的特点及成因。
1、农信社信贷营销弱化的特点:目前农信社的信贷营销几乎处于起步阶段,主要表现为:一是营销意识不强;二是营销方式陈旧;三是营销范围不宽;四是营销定位不准;五是营销人员素质不高;六是营销信息渠道不畅。
2、农信社信贷营销弱化的成因:一是固步自封安于现状的思想。老是抱着“酒好不怕巷子深”、“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的陈旧观念,坐等客户上门,缺乏开拓意识,被动进行市场营销,形似而神不似。二是闭关自守墨守成规的思想。保守惜贷,求稳怕偏,不注重客户分析,一味地强调资金安全,怕负责任,怕担风险,怕受处罚。三是惯性思维、人云亦云思想。农信社长期垄断农村金融市场所形成的服务惯性仍然存在,经营观念以自身为出发点,习惯于按上级下达的任务、计划办事,不注重及时转变观念、摆正位置,服务意识淡薄、服务手段落后、服务质量不高的根本问题还没有真正解决。四是经营品种单一,创新手段落后。目前信用社的营销仍然局限于传统的贷款业务领域,无品牌、无创新、无发展、无效果,服务功能局限的问题十分突出,难以适应市场多元化的需要。
(二)树立信贷营销理念,促进信贷资金良性循环。
信贷营销就是以顾客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经理为手段,以增加盈利为目标的营销机制。一是加强全员营销意识。让员工到股份制商业银行去看看,学习其它行好的营销方法,并让员工学会强制营销。二是网点建设要按照顾客至上的原则装饰。除有现金业务的出纳安装防弹玻璃外,其它诸如会计、信贷均设置成为面对面服务。三是主动出来,与农民交朋友、与企业家交朋友,了解他们的信贷需求,在其产品有市场、有销路、有效益的高速成长性时,及时给予信贷支持。四是实行批发与零售业务相结合,优质企业与个人消费客户相结合,国有企业与民营、私企相结合,主动营销农信社的金融产品。
十、建立激励机制,激发员工潜能。
(一)农信社激励机制的特点及成因
1、农信社激励机制的特点:一是激励手段和方式单一;二是业务指标考核过于简单化;三是“官本位”激励现象比较突出;四是激励效果不明显。
2、农信社激励机制的成因:一是习惯于“以业绩论英雄”,使业绩成为考核的主要指标;二是习惯于重罚轻奖,使处罚成为激励的主要手段;三是习惯于精神奖励,使评先成为激励的最终目标。
(二)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调动信贷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一是贷前激励机制。在地市级贷审会通过设定学识、经历、资历等指标,选拔贷审会成员,使成员有难得的成就感。每个成员交风险抵押金1000元,当经研究通过的贷款到期收不回时,扣发风险金。当贷款安全收回时,发放资金。在基层,通过提高信贷员的薪金,选拔优秀人员进入信贷队伍,如果贷款安全收回,从收回金中提一定奖金,反之,扣发基本工资并离岗清收。
二是贷后激励机制。将贷款回收与与社领导的工资、社里费用、贷款等指标挂钩。信贷工作的业绩要做为提职、晋升、评先的重要条件。对于当年新增不良贷款超过3%的,取消整个班子的晋升机会,并追究社里一把手和主管主任的责任,年终考核为基本称职或不称职;对新增不良贷款的信贷员采取下岗清收的处罚并未位淘汰,有个性问题并违法违规者将交司法机关。对创新工作思路、服务手段、业务品种有突出贡献者进行奖励。
三是设立奖金池。即在收回的贷款本息中抽取一定比例的金额,分为三部分:一块直接用于信贷员的季末奖励,一块用于信贷失误后的填平补齐,一块用于终身奖励,待退休时一并发放,以此提高信贷员的责任意识。
四是产权激励。在股权设置中,经营者以股权奖励,在每年的盈利中,拿出一定的比例给管理者,多盈多得、少盈少得,与个人利益挂钩,以消除信贷管理者的烂账无所谓的意识。
农信社如同一个饱经沧桑的危病老人,有“脑血栓”——缺乏高素质管理团队;有“心肌哽塞”——缺乏信贷核心人才;有“血脂稠”——缺乏人才流动机制;有“腿脚不利症”——缺乏创新和市场营销队伍;有“骨质疏松”——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等多种疾病,假如控制不好现有病情还可能引发更严重的疾病。面对这样一个危重病人,如不采取及时救助、综合治疗,使其自身尽快产生抗体,则会危及病人生命。
建立十大机制,就如同十支特效药,本着急病先治的原则,先治能够马上危及生命的急症,再治疗可能危及生命的慢症,最终使其自身产生抗体,使各组织肌能恢复正常,再通过强身健体,修练内功,就可与竞争对手角逐于金融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