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07年11月7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总社领导专题调研产品质量电子监管


  本报讯  (首席记者 郑劭清)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加强供销合作社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商品质量监管,推进“新网工程”建设,保障广大农民消费安全,日前,总社领导白立忱、王君、李春生、顾国新、赵显人前往中信国检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进行专题调研。

  白立忱一行参观了中信国检公司的演示大厅,听取了中国产品质量电子监管网推进情况的介绍,现场观看了中国产品质量电子监管网的产品追溯平台演示,详细了解了监管码在商品流通过程中产品追溯召回应用解决方案,并与相关单位和部门就供销合作社系统如何加强商品质量安全监管,保障广大农民消费安全等问题进行了交流。

  白立忱指出,党和国家对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历来十分重视,把加强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提高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来认识,作为维护国家产品形象、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来部署,作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措施来落实。供销合作社系统有42万个经营网点,遍布广大城乡地区,在农业生产资料、日用工业品和食品现代流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主导作用。我们实施新农村流通网络工程,就要依托流通网络加强商品质量监管;一方面向广大农民提供货真价实的商品,满足他们的消费需求,进一步提高他们辨别真伪、保护切身利益的能力。另一方面,维护供销合作社经营网络良好的社会信誉,提高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净化农村流通市场。同时,通过建设推进产品质量电子监管网建立产品信息追溯系统,有利于企业,让安全产品出厂门;有利于商家,让安全产品进店门;有利于消费者,让安全产品入家门;有利于监管部门执法,监管产品安全,可以更好地加强供销合作社社有企业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的运营能力和效率,促进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总社机关部局、在京直属企业有关负责人陪同调研。

  背景链接

  中国产品质量电子监管网介绍

  中国产品质量电子监管网是国家对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而建立的,它是搭建在公共信息平台上的全国性无缝网络系统,具备集中式超大型的数据库和专业的客户服务中心,给各政府部门的监管工作提供了信息化工具,是政府监管模式的科学创新。

  该监管网实现了对生产源头的电子监管,突破了多年的产品“一类一码”管理,实现了国际首创的全环节对产品“一件一码”监管,落实了从源头抓质量、把住质量关;同时,这个平台也能为政府在流通环节的监管提供信息依据,流通企业利用“监管码”在进货时核准政府所要求的产品信息(生产许可证信息,QS等),出货时实施联网核销,能够实现政府在流通领域的监管要求,为实现产品的追溯和召回体系提供了保障;行政执法部门可以通过监管网动态监控,建立从原料进厂、生产加工、出厂销售到售后服务的全过程监管链条。消费者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方便快捷地查询“监管码”,得到真实的产品信息。

  该监管网是一个公共的信息平台,为国家对产品质量实施电子监管提供了信息化手段,符合国家信息化的发展要求。在政府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做到了跨部门的资源整合、信息共享,能及时反馈各政府部门所需信息,是实现12个100%、规范索证索票的有力手段。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