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召开的安全生产视频会上,国家安监总局局长李毅中分析了10月下旬以来重特大事故接连发生的原因,提出接下来的两个月是能否完成“落实年”、“攻坚年”既定任务的关键,要做好八项工作,推动实现煤矿和全国安全生产状况的持续稳定好转。
李毅中提出,近来重特大事故多发、形势严峻,相关单位必须倍加警觉。据调度快报,1-10月份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22.1%和13.9%,大多数省(区市)安全生产状况好于以往。但形势依然严峻,一些行业领域和一些地方的问题仍然比较严重。特别是10月下旬以来,福建、重庆、山西、黑龙江、江西等地连续发生多起重特大事故,形势十分严峻。11月2日,山西省忻州市静东县金东煤业公司(15万吨)在停产维修期间发生顶板事故,9人遇难。
李毅中说,造成近来重特大事故多发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些地方国庆节、十七大期间小煤矿、小作坊集中大面积停工停产,但恢复生产时的安全保障措施不落实;非法违法生产建设现象有所抬头;煤矿整顿关闭工作存在漏洞;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存在薄弱环节;一些地方放松安全监管。李毅中要求各地对这一段发生的事故认真进行分析,找到原因,搞清责任,深刻吸取教训,从事故分析中发现安全生产工作的薄弱环节,举一反三,立即采取针对性措施,防范类似事故的重复发生。
李毅中说,今年还有两个月的时间。能否完成“落实年”、“攻坚年”既定任务,实现本届政府任期内安全生产状况稳定好转的奋斗目标,最后两个月的工作是关键。
根据以往经验,由于受季节性因素和生产、经营、基建、投资等指标“后翘”的影响,四季度历来事故多发。所以,要做好接下来两个月的工作,李毅中提出要突出抓好8项重点工作。
一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用十七大精神统一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这是当前首要的政治任务。特别是近期事故多发的地方和单位,一定要认真分析原因,深刻接受教训,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切实加强安全管理和监督,尽快扭转被动局面。
二是严把停工小煤矿恢复生产的安全验收关,狠抓瓦斯等隐患治理。为保证节假日和重大活动期间的安全,对小煤矿等高危小企业采取大面积集中停工停产的做法,并不符合安全生产的客观规律,由于安全防范措施不落实,可能造成更大被动。所以要切实加强安全监管,把功夫下在排查治理隐患上,属应关闭的坚决关闭,属应停产整顿的坚决停产整顿,属合法合规的应保持生产的连续性、稳定性,不宜简单化、一刀切。
国庆节和十七大期间停产停工的合法合规煤矿,目前还有一些尚待复产。停产煤矿在复产之前要向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经主管部门组织检查验收并由地方政府主管领导签字同意,下达书面通知后方可恢复生产,矿井恢复生产之前必须由专业人员排放瓦斯。各地、各单位要深刻吸取一系列事故教训,建立健全煤矿复产验收工作责任制,严格按照煤矿复产验收的程序和标准,对尚待复产的煤矿进行安全验收。
三是加快煤矿整顿关闭进度,已公告关闭的矿井必须立即关闭、关实关死。目前各产煤省(区市)已全部公布了第三批关井名单,将立即关闭。对已关闭煤矿要加强监管检查,严防死灰复燃、非法生产。
四是加强烟花爆竹安全监管,严厉打击非法行为。
五是抓好非煤矿山、冶金、有色等重点行业的安全整治。
六是配合有关部门加强建筑施工、消防和交通等安全监管工作。消防安全方面,11-12月将以“三合一”、“多合一”等严重火灾隐患为重点,联合组织开展专项督查。存在隐患的要限期整治,对逾期不改或经整治仍达不到要求、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要责令停产停业直至依法关闭取缔。
七是持续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目前已经进入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回头看”阶段。
八是严肃事故查处,通过事故教训促进安全生产工作。对非法生产、非法载客、非法施工造成的事故,以及瞒报逃匿的,要依法严肃处理。重特大事故查处结果将向社会公布。(李彩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