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07年11月13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誓让桃花源里橘更香
——记湖南省桃花源果树联合会理事长颜送贵
本报记者 郭昌盛

  满园橘红疑似火,正是橙黄烂漫时。

  《桃花源记》使湖南省桃源县名扬天下,人人向往。而桃源县更是以柑橘和桃花而闻名于世。目前,全县发展水果面积45万亩,年产34.7万吨,产值3.8亿元。这其中,仅柑橘就达到31.8万亩,产量21.34万吨,产值2.16亿元。

  桃源县柑橘产业的发展,饱含着颜送贵的智慧和汗水。颜送贵1959年从农校毕业后,就一直扎根桃源从事农业科技推广工作。1995年,他从县科协主席的位子上退下来后,又立足果农合作事业,先后牵头成立了桃花源果树联合会、桃源县果树研究所、桃源县富硒柑橘产业合作社以及一批果业基地和公司,全身心地把余热洒向了田野,洒向了果农。

  让桃源柑橘更甜更香

  10月31日,来京参加会议的颜送贵喜滋滋地告诉记者:“目前,普通的柑橘在市场上一般售价在每斤1元多,而桃源的富硒柑橘仅批发价就达到了每斤3元左右。成都的一家公司还与富硒柑橘产业合作社签订了合同,合作社成员的富硒柑橘全部由公司包销。”

  颜送贵所说的富硒柑橘,就是他通过品种改良,帮助农民进行增产增收的一个缩影。

  颜送贵深知,果农增产不增收,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果品的品质没有市场竞争力。为了改变了传统柑橘的品质,颜送贵把思路放在了发展“优质、特色、无公害” 柑橘上。为了增加柑橘的甜度,颜送贵历时3年,往来于20多个试验点,记下了厚厚几大本观测数据,成功开发了柑橘增甜素。增甜素不仅在柑橘上应用效果良好,而且在其它果品上也产生了良好的效果。为了使果品具有特色,他又研究出了富硒增甜素,生产富硒水果,并获得了国家专利。颜送贵还研究了出了SOD柑橘。这两项技术对桃源县柑橘产业走“特色”发展之路,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受到鼓舞的颜送贵一鼓作气,又开发出了系列富硒产品:富硒仙果面、富硒仙果酒、富硒仙人掌、富硒大米、富硒红薯、富硒鲜桃等,还被列为国家级星火计划。

  为了改变全县柑橘整体品质,颜送贵积极推行“劣改优、密改稀、高改矮”的“三改良”工程, 2003年以来已有300余名会员的果园实行了“三改”,辐射带动了全县1万多果农的果树密改稀、高改矮,5200多个果树大户实施了劣改优,总面积达1.58万亩。有效地提升了桃源的果树品牌竞争力。

  十余年来,颜送贵先后引进推广了名、特、优、新果树品种31个,其中“山下红”“南香”已被常德市和桃源县确定为柑橘换代新品种,指导育苗大户繁育新优品种7个,苗木总数达400万株。

  教果农种出更好的柑橘

  不管走到哪,颜送贵都会随身携带着果树联合会会员的通讯录,64开近200个页码,厚厚的一个小本。“哪家的柑橘有技术需求或当前有什么需要注意的问题、对路的技术,我都随时通过电话与果农进行沟通,果农也会随时打来电话向我咨询”。颜送贵说,“再好的技术,老百姓不用,也不会是好技术。老百姓用得上能致富的技术,才是好技术”。身为高级农艺师的颜送贵十年如一日,充当“科普宣传员”、“科技推广员”,力求让果农能学到、学会和运用新技术发家致富。

  由颜送贵主编的《桃花源园艺》,印刷质量虽然一般,但却图文并茂,深入浅出,是果农心中致富的“宝书”。每月一期,《桃花源园艺》至今已办了106期,共108.6万字,印数达3.26万份。颜送贵倡导建立了“中国·桃花源果联”网和“富硒柑橘”网站, 还购置了幻灯机、投影仪、VCD等技术培训设备,摄制科教片6部,编制投影片36个,购置VCD片41种,印发果树技术单行本资料20余种,受益群众达到2.1万人次。

  “耳听不如目见,现场示范,一目了然”。颜送贵根据果树农事,不畏严寒酷暑,深入果农田园,实地指导、传授冬季清园技术、大枝修剪技术、保花保果技术、幼果移接技术、无公害病虫防治技术。颜送贵组织会员中的生产营销大户,购置柑桔鲜果处理机和洗果打蜡生产线,提倡保鲜贮藏,缓解了上市矛盾。全县每年贮藏柑桔700多万公斤,使8000多个农户增值210多万元。

  桃源县果农宋家雄种有柑橘60多亩。2006年柑橘快成熟时,由于柑橘树得了果梗炭疽病,柑橘损失了2万多斤。全家人望着落得满地青色的柑橘哭了。虽然宋家雄当时还不是果树联合会的会员,但颜送贵知道后,仍在心里深深地自责,“要是早一点点帮他家防治就不会有那么惨重的损失了”。在颜送贵的精心指导下,果梗炭疽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宋家雄也成了果树联合会的衷心拥护者。

  桃源县马宗岭镇竹湾村的郭顺初最感激的人就是颜送贵。为了致富,郭顺初开过照相馆、栽种过桃、板栗等果树,养过乌龟、蛇、鱼,甚至还承包过铁矿、开过餐馆。虽然有赚钱的时候,但更多的是赔钱。郭顺初在颜送贵的精心指导和帮助下,先后建立了山下红和富硒柑橘示范基地。2006年,郭顺初的庄园产橘柑9.5万公斤,出圃苗木13万株,山下红接穗1100斤,总收入18.5万元。2007年,郭顺初在5亩山下红柑橘上喷施了富硒增甜素,产品将全部由桃源县富硒柑橘产业合作社订购,仅5亩的山下红富硒柑橘的产值就可达到10万元以上。

  创桃源柑橘新品牌

  颜送贵有一个心愿,就是要打造中国的“新奇士”。颜送贵说:“美国的‘新奇士’柑橘通过柑桔协会走进了中国,而桃源的柑橘同样需要走出桃源走出湖南走出国门。”

  为了提高果农的组织化程度,颜送贵在桃花源果树联合会的基础上,建立了8个果树示范园和果品开发公司、果树研究所。2006年,颜送贵还牵头组建了桃源县富硒柑橘产业合作社,通过组织化的形式把果农联系起来,为果农开展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服务。

  颜送贵说,“创名牌就是创市场,不注重品牌,桃源县的柑橘就没法做大做强”。颜送贵采用“优质柑桔品种+富硒增甜素+生态农业综合配套技术+产后商品化处理+精品包装”的模式,倡导全县统一生产标准、统一商标标识、统一出品署名,打造“桃仙”牌果业品牌。在颜送贵的带动努力下,桃源大柚获得了“湖南省优质产品奖”,富硒柑橘获得了“中华名果”和“中国优质产品”荣誉奖称号。桃仙柑橘生产基地获湖南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桃仙柑橘获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证书;同时还获得了9个产品的商品条码。

  为了促进桃源柑橘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颜送贵历经8年的时间,先后投入了70多万元,进行富硒仙果产业化开发,建立了一套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富硒仙果产业化链条。富硒仙果特酿酒、罐头、果汁、甜酱等6个产品试制成功,有 4个富硒产品已走向市场,已具备年产10吨仙果特酿酒、100吨富硒仙果面的生产能力。

  “老牛已知夕阳晚,不用扬鞭自奋蹄”。颜送贵退而不休,苦心求索,大胆创新,先后完成科研、推广项目21项,获奖16项,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事业晚成”的颜送贵先后获得了“全国农村科普先进工作者”、“常德市劳动模范”等光荣称号,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等单位授予“中国果品产业发展贡献奖”。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