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南青杠坡镇烟叶收购创产值264万元
本报讯 今年,贵州思南县青杠坡镇党委、政府以“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长”为工作目标,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发展烤烟恢复性生产,目前已在全县范围内率先完成了今年的烤烟收购任务。截至11月4日,该镇共收购烟叶28.20969万公斤,占县分考核任务100.75%。所有烟叶产值264.04269万元,均价达每公斤9.36元。
据悉,该镇在发展烤烟生产中,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实行了种烟区域、种烟田土、种烟农户“三优化”措施,重点发展烤烟大户,并且做到均衡协调;二是制定了严明的奖惩措施,提高了抓烟干部及种烟农户的积极性;三是加强了对发展烤烟生产的行政领导以及对生产环节的督促管理,使烤烟辅导员、抓烟干部和烟农在技术指导、后勤服务、田间管理等方面步调达成一致,为烟叶单产和质量的全面提高奠定了良好基础;四是落实烤烟收购相关政策,确保收购环节平稳有序。(田维进 何承德)
南雄:300种烟大户获重奖
本报讯 金秋时节,丹桂飘香。日前,在广东省南雄市隆重召开烟叶工作总结动员大会上,来自古市镇卢海龙等300名科技种烟大户喜笑颜开地分别从该市市委书记林楚欣、市长许志新等领导手中接过政府给他们的重奖,一批先进单位和个人也同时受到表彰和奖励。
南雄十分重视做好烟农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产前举办专业技术培训班,办科技示范基地(点)和科技示范户,加快了良种化、集约化实用生产技术的推广普及,促进了烟叶生产整体水平的提高;产中建立烟叶技术推广服务网络,聘请近200名技术辅导员驻点入户,开设“田间课堂”、“农民夜校”,全程为烟农指导种植移栽、肥料搭配、田间管理、病虫防治、采摘烘烤等技术服务;在收购环节上,坚持“对样、平稳”收购原则,把握政策,落实措施,狠抓管理,强化服务,实行持证上岗、全程全等级全封闭密码收购和烟叶预检制,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平稳收购,切实保护了烟农利益。
据了解,由于各项科技措施得到有效落实,南雄实现烟农增收、企业增效、政府增税“三赢”。该市今年种烟14万亩,收购烟叶33万多担,烟叶质量和效益均比去年大增,中上等优质烟占90%以上,农民直接收入1.82亿多元,烟叶收购总量和收购资金均创十年来新高。(徐靖 朱祖纯)
广西百色德保表彰烤烟生产先进单位
本报讯 近日,广西德保县召开2007年度烤烟生产工作总结暨表彰大会,授予敬德、足荣、燕峒等4个乡(镇)“2007年度烤烟生产先进乡镇”荣誉称号;县委办、财政局等15个单位被授予“2007年度烤烟生产挂点先进单位”荣誉称号;有8个乡(镇)获烤烟生产创税奖,发放奖金335.9万元。
据统计,2007年德保县种植烤烟1.86万亩,烟叶产量达4.6万担,产值2203多万元。烟叶亩产量由2006年的2.15担/亩提高到2.47担/亩,亩产值由803元/亩提高到1185元/亩,均价由7.48元/公斤提高到9.82元/公斤,烟农户均收入达7418元(不含产前补助)。
在8个乡(镇)的烤烟种植规模及产量产值上,敬德镇均名列前茅,成了该县重要的烤烟生产基地。2007年敬德镇种植烤烟面积达9000多亩,烟叶产量突破2万担,产值1000多万元,均价达10.64元/公斤,创烟叶税216.7万元。(农启曼 梁世典)
建宁烟叶产量再创历史新高
本报讯 福建建宁县今年烟叶收购总量达12.416万担,连续三年突破烟叶收购10万担大关,烟叶产量再创历史新高,收购量列居三明市第二位,全省第五位,建宁烟叶生产继续保持稳定发展的良好势头。
据统计,全县种植面积43221亩,收购烟叶12.416万担,上等烟比例60.25%,担均价613.83元(含煤补),亩产值1763.75元(含煤补),烟农售烟收入7621.34万元(含煤补),同比上年增加1357.19万元(含煤补),实现烟叶税收1529.73万元,同比上年增加291.42万元,烟农户均收入17480元(含煤补),同比上年增加4575元(含煤补)。(杨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