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07年11月29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解读“史丹利”现象

刘苏华 吴令然

  国家科技部副部长曹健林(左三),山东省委常委、副省长王军民(左二)等领导视察史丹利化肥股份有限公司期间,听取公司董事长高文班(右二)关于高塔造粒复合肥技术创新情况介绍。刘苏华 摄

  史丹利公司作为全国最大的复合肥生产企业之一,一直坚持理性思维、创新发展、行稳致远,指引着企业超越自我,走向辉煌。长期以来,史丹利公司的战略思维、价值取向,总是那样贴近市场,贴近实际,经济效益连续5年翻番增长,预计2007年可实现销售收入26亿元,将继续保持在全国同行业的领先地位。这些靠的是科技创新、精细管理和对市场的准确把握。2004年,公司力排众议,建成了中国第一条高塔复合肥生产线,改写了中国复合肥生产的历史,引发了前所未有的全国“高塔热”。正当有的企业为了高塔复合肥专利权归属问题展开激烈争夺的时候,史丹利公司坚持着不争论,不盲从,脚踏实地地走自己的发展之路,同时还适时进行了高塔复合肥后续技术的研究开发,成功攻克了制约高塔复合肥生产的几个技术难题,使缩二脲含量控制在1%以下,较好地解决了高塔复合肥普遍存在的烧苗现象;使高塔复合肥生产不受高温高湿季节的影响,保证了设备全天候生产;保证了高塔复合肥氮磷钾养分的均衡,使高塔复合肥生产技术开始与世界技术并驾齐驱。

  史丹利公司创新发展,作为一种现象,研究其成功的内在因素,就是科技创新成为企业成长的主要力量。他们始终如一地坚持走产学研一体化的路子,与多个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密切共赢的合作关系,设立了省级技术开发中心,先后聘请全国1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科研开发,始终引领着中国高端肥料的研发方向。现已开发的高新产品26个,有12个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史丹利公司研发的世界最高含量54%复合肥,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2005年推出的氮钾高效复合肥,氮钾含量分别为30%和21%,超过和优于同类进口肥料,被业内专家称之为我国肥料史上的又一次革命。为了攻克因肥料引起的土壤和水系污染,史丹利公司研发的新型生物腐植酸复合肥不仅为解决化肥污染土壤、水系赢得了时间,而且在市场上也获得了好评,成为肥料市场的新宠。

  史丹利公司持续快速发展,实现了好与快的结合。在15年的发展历程中,他们一以贯之的是差异化的发展路线,既有跳跃性的思维,又有务实的市场态度,始终行稳致远,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在发展战略上,由“买全国卖全国”,到勇于在全国布局,投巨资在产品销售集中区域设立分厂,形成了南北东西中强势开发的格局;在产品结构上,以发展高端肥料为主,同时兼顾中低端产品,保持了高端肥料研发的领军地位;在渠道建设上,谋划长远,充分利用利益杠杆,培育营销大户,牢牢掌握优质客源,形成遍布全国的营销渠道,成为制胜之本;在品牌建设上,坚持质量至上,人有我优,人优我强,手笔之大,思路之新,形成了强劲的品牌优势;在农化服务上,敢于竞争,善于竞争,投巨资购置了两架农化飞机和100多辆农化服务车,形成了立体化服务网络,组织300多人的农化服务队伍,深入到田间地头,具体指导农户科学施肥,培养了忠诚的消费群体,受到了亿万农户的高度信任。

  史丹利现象作为一种企业文化,开始走进清华大学课堂,成为专家学者研究史丹利现象的生动案例。史丹利公司以创造中国美好农业为历史使命,以建设具有世界气质的企业为目标,以全局的视野,开明的态度,开放的举措,与时俱进,构建了以“诚信、奉献、责任、合作”为主要内涵的企业文化,精心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文化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史丹利公司作为全国复合肥领军企业之一,志存高远,总是站在全局的高度认识把握问题。为了中国复合肥行业的发展,他们无私地将高塔复合肥生产技术和工艺传授给兄弟企业,形成了中国高塔复合肥企业合作共赢的生动局面,使我国民族化肥工业亮相国际舞台;而研究开发的高塔后续技术,他们又通过不同的渠道,在最短的时间内传授给相关高塔复合肥成长企业。总经理高进华说:“振兴民族化肥工业,光靠一个企业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只有整体推进,群体攻关,才能使中国复合肥走向世界。”这是一种胸怀,是一种责任,体现了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奠定了史丹利公司阔步走向世界的基础。

  史丹利公司先后荣摘“中国驰名商标”、“国家重点新产品”等桂冠;高塔复合肥生产线被列入“全国十大节能工程”项目,在全国同行业推广;近日,史丹利公司又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史丹利创新发展模式,作为一种现象引起了同行业充分认可和高度关注。解读“史丹利现象”,科学发展是关键,创新发展是动因。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