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1月29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成长的摇篮 无悔的选择
——撒可富测土配方施肥西南行
本报记者 师容

撒可富工作人员在采集土样

  带给农民硕果满载的喜悦,引领农民走向丰收的殿堂,是撒可富人的共同梦想,也是撒可富人孜孜不倦努力的动力之源。在很多经销商和农民的心中,撒可富就是一流产品的代名词,多年的辛勤耕耘,撒可富的品质获得农民的信赖和赞扬,在与撒可富相携而行的路上,撒可富常常带给人们超越人们期待的喜悦。      

  四川省彭山县黄丰镇灵彰村苏汉钦的地里,黄灿灿的柑橘,如满天星星的挂满了枝条,沉甸甸地压弯了枝头。彭山县鑫隆农资公司总经理付建伟与撒可富西南片区胡顺建部长在苏汉钦的橘园里,看着苏汉钦在自豪地“指点江山”,不由得对视一笑。可不是吗?丰收园里见分晓,种地种出了富裕、种出了名气,作为农民,还有什么比这个更自豪的?

  苏汉钦是位特殊的农民,既卖化肥又种地,他使用和销售撒可富是付建伟“发展”起来的。他说,以前种地“老办法”,一棵树10斤碳铵,4斤过磷酸钙,常常累得腰酸腿疼,果子也比别人卖不出什么好价钱来。从2003年起经付建伟介绍开始使用撒可富,并且把土壤送到成都测土实验室进行测土,现在每棵树使用撒可富2斤,每棵树基本上能挂果100多斤,年收入超过三万。苏汉钦介绍,这几年使用撒可富,挂果率高了,果子含糖量也提高了,每年都能卖个好价钱。现在家里盖起了两层楼房,一楼卖化肥,主营撒可富,二楼居住,屋里装修设置的真是不比城里人差。

  提起撒可富的经营和使用成果,付健伟毫不掩饰,像苏汉钦这样的用户搬着指头数不过来。付建伟是撒可富在彭山地区的代理商,在农资行业有二十多年的工作经历,凭着吃苦耐劳的劲头和善于钻研的精神,如今已是彭山县数一数二的农资经营大户了。面对如今农资市场,付建伟简直就是行家里手,有着自己清晰的思路和策略。

  但是以前的付建伟却不是这样,提起自己的成长历程,付建伟对撒可富有说不完的感激。他说,以前在县农资公司做化肥销售,就是简单的交易,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买卖就结束了。“这不叫做生意,这叫售货员!”经销商来了,递根烟泡杯茶,劝说人家拿几袋化肥去卖,然后就是讨价还价,仅此而已。付建伟曾一度苦恼,有想法,想做好,想挣钱,却不知该怎样做。

  2003年下岗后,付建伟接触了撒可富,“顿觉眼前一亮”,他散乱的工作思路逐渐有了清晰的条理,他开始思考自己多年的农资工作。“以前知道该这样干,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干,是中阿公司把我们引进门,那层窗户纸是中阿公司给我们捅破的,通过接触撒可富,我们才知道,原来肥料是这样卖的,用优质的化肥做支撑,关注消费者、关注农民,这是农资经营的主导思想。中阿公司把这层窗户纸捅破了,我也看到了希望,原来做农资可以大有所为,不但能挣钱,能养活自己,而且还能让农民喜欢你,就凭这两点我就要把撒可富的‘牢底’坐穿!”

  善于思考的付建伟在干中学,在学中总结,2004年自己编了适用于彭山地区的“撒可富营销工作法”,如:农民对待种植的四种思想观念、经营需要掌握的五个要点、销售过程中的变“三不问”为“三问”、经营三原则、销售三步曲等十一个条条款款。付建伟不但自己善于钻研,并且引导自己的经销商们去学习和实践。结果,2003年第一年卖了20吨,2004年翻到200多吨,2005年500多吨,2006年700多吨,今年至记者采访时已超过800多吨。

  工作的顺风顺水让付建伟感到非常踏实,他说,自己是在与撒可富人的接触过程中逐渐成长起来的,这几年收获很大,收获的不仅仅是金钱,更是能力和荣誉。农民送来的一筐橘子几斤蔬菜,常常让付建伟感到做撒可富“做得值”!

  彭山县有23万亩土地,人口25万,人均不到一亩地,农民致富有很大的难度。付建伟说,有了撒可富,给了农民致富的机会。撒可富为农民提供优质化肥,花同样的钱,办更好的事,开展测土配方工作,对农民量体裁衣、对症下药,“他就愿意往你这里走,愿意信任你”。

  付建伟这样理解,只有以消费者为中心,才能把事业做大,只有抓住了消费者的需求,才能得到持久的发展。撒可富就是以农民消费者为服务重心的,所以才赢得了农民的信赖。

  “我已经把撒可富当作一种事业了,有撒可富为我撑腰,我就敢跟农民拍胸口!”付建伟信心十足。      

  中农集团成都分公司是撒可富在四川的代理公司,2006年7月1日,撒可富成都测土实验室建立了,中农成都分公司撒可富营销部经理曹雪芹和实验室主任晓小高介绍,四川的土壤结构比较复杂,而且每户耕地面积比较少,整个土壤不粒级,没有劲,农民用肥观念陈旧落后、亟待提高,测土推广工作任重道远。

  成都实验室自成立以来,已累计测土2100多个,深受农民的欢迎。这一时期,正是成都地区土壤检测的关键时期,记者在成都测土实验室看到,土样的选送、阴干、筛选、化验等正在紧张的进行中……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