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农产品经纪人协会成立于2006年上半年,是由区供销社牵头组建的一家从事农民经纪人中介协调的机构。在安徽省是较早成立的农产品经纪人组织。吸纳了全区从事农村商品流通的运销大户及及种养业大户加入。
“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农民一家一户的经营活动,很需要一个机构来提供信息和产品销售服务。”在前不久召开的中国农产品流通经纪人协会成立大会上,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农产品经纪人协会会长田永胜表示,成立农民经纪人协会,不是一个应景之物,而是出于农村商品流通的现实需要。裕安区是经济作物产区,拥有优质的蚕茧、麻类、棉花、花生和生猪等种养业商品。如何通过农产品经纪人,搞活这些产品的流通,提升产品的品牌,增加农民的收入就成为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
经纪人协会成立后,首先加强经纪人队伍建设,与区农委等部门先后组织了两次农产品经纪人的培训,培训了200余名骨干经纪人,这些经过培训的农民经纪人活跃在田间地头,为促进农村商品流通,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和市场率,繁荣农村市场,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组织思想开阔、有营销经验的农户直接进入流通领域,把农民引向市场,发挥农民经纪人、能人大户带动作用。
农产品经纪人组织成立后,如何发挥作用?田永胜说,关键还是要与供销社的传统优势结合起来,在结合中找准定位,做到优势互补,互促发展。
裕安区供销社把农产品经纪人与供销社“新网工程”建设进行了有机的结合,充分发挥供销社所属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功能。区供销社有茶叶、麻类、棉花、果品、蚕桑等8个行业协会,拥有棉麻公司、茶叶公司、蚕丝绸公司和果品市场、农贸市场等,这些都是农产品流通的主渠道,并发挥了巨大作用。目前,裕安区有60%的农产品都是通过供销社的网络进行流通。比如,在棉花产业上,裕安区与省农科院共同建立了2500亩的种棉基地,优先向农产品经纪人会员提供免费的棉种,让农民进行繁种,再实行订单加工收购。由于种子优良,培训到位,每亩可产籽棉800斤,收入达2500多元,比种植水稻增收1000余元;在蚕茧产业上,通过向农户提供种子、技术和回收一条龙的服务,使农民无忧生产;在麻类种植上,农产品经纪人协会的会员可以优先优价通过棉麻公司进行收购调运;在果品和瓜菜产业上,供销社对于农产品经纪人在市场上优先提供销售场地今年的丝瓜和甘蔗上市高峰期,还实行了无偿提供场地的优惠措施,促进农产品经纪人的销售工作。
同时,积极发挥农产品经纪人在领办专业合作社中的作用。区供销社今年以来,先后牵头组建了麻类种植、花生加工的生猪产业化三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由区供销社、基层中心社和农民经纪人大户共同参与并出资筹建。供销社以团体成员的身份,出资10万元,农民经纪人大户每人出资5000至10000元。裕安区曾是传统的花生糖生产地。但由于缺乏标准,生产分散,难以建立品牌。政府工商和食品卫生等部门也把规范整顿作为重点。区供销社组织了当地的农民经纪人大户,共同出资,组建了花生加工合作社,建了加工厂、制订了生产标准和规范、并印制了精美包装,注册了“膏裕”牌商标,力求使当地“三无产品”树立新的品牌形象。生猪合作社以供销社原有小型种猪厂为基础,吸纳了16个农产品经纪人大户,共投资了200多万元,征地32亩,建立了高标准规范的养猪场。“现在的流通业已不好赚钱了,过去是调批棉麻钱就来了,现在市场信息很透明”。对于如何做到共同发展,田永胜也思考了很多,“下一步,我们也将广泛联系农产品经纪人,从种植养殖,到产品加工,市场流通方面进行整合,提供产业支撑,进一步提升裕安农产品的品牌。”
农产品经纪人组织毕竟是一个新生事物。对于如何进一步规范和促进农产品经纪人的行为,没有可借鉴的思路。中国农产品流通经纪人协会成立,使全国的农产品经纪人有了一个“家”。田永胜希望全国组织的成立,能从农产品经纪人的规范提高上探索出一些思路。 “这次的会议标准很高,也充分说明了供销社对这一工作的重视,下一步,将积极向区委区政府进行汇报,争取更大的支持,更大地发挥农产品经纪人在农产品市场流通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