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理来到合作社
江苏省连云港市黄川镇的草莓种植业远近闻名,种植面积已有1.8万亩,户均年纯收入1.5万元。2007年1月1日,在桃李村村民黄先和家的草莓大棚里,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蹲下身子,拿起一个鲜嫩的草莓仔细端详,询问草莓的种植和投入、收益情况。
黄先和告诉总理:每个大棚占地一亩,第一年投入6000元,往后每年1000元。现在是反季节销售,地头批发价每斤6-10元,到超市可以卖到10多元。他家有两个棚,亩产6000斤,平均每亩净收入1.5万元。
黄川镇草莓合作社负责人谢春光在一旁说,全镇6000多户农民种草莓,还申请了商标,大家尝到了高效农业的甜头。
温家宝听了十分欣慰。他说,我们要不放松粮食生产,同时,要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增加农民收入。
临别时,黄先和的老伴捧了满满一盆草莓赶到路边说:“总理,请尝尝我们自己种的草莓。”
“谢谢!我拿几个,我们都拿几个尝尝。”总理和普通农民一起,分享着丰收的喜悦。
“这次我们当主角”
——合作社集体亮相第五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
10月12日至16日,第五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简称“农交会”)在山东省济南市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3000多种优质农产品汇聚一堂,展示着我国现代农业蓬勃发展的步伐。
如果说前几届“农交会”上,农民专业合作社还只是作为“配角”零散地参展,那么本届展会上,合作社则不仅成为“主角”,而且是“群星璀璨”。因为,本届“农交会”为“一村一品”和专业合作社设立了独立的展区,65个专业村和47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全面展示了他们生产的“新、特、优”农产品。来自浙江的10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更是打出“组合拳”,专门举办了一次浙江农民专业合作社名牌产品推荐会,来了一个集体亮相。
经过五至七年的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参加本届展会的大多数合作社,不仅拥有自己的品牌,而且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和研发团队;不仅带动一村、一镇产业的发展,而且跨县、跨省发展。无论从管理模式、队伍建设还是营销方式、风险控制等各方面看,一大批合作社中的佼佼者们正在走向成熟,正经历着从“量”到“质”的转变。
全国农产品经纪人有了“娘家”
——中国农产品流通经纪人协会成立
2007年11月30日,中国农产品流通经纪人协会在北京成立。这是全国千百万农民经纪人队伍的一件喜事,是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件盛事,也是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和完善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所做的一件实事。依托供销合作总社组建中国农产品流通经纪人协会,目的就是为全国农产品流通经纪人搭建一个可以依靠和信赖的服务平台,通过自律、协调、培训、咨询等综合服务,为广大农产品经纪人扩大经营,强化服务创造更加有利的工作环境。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约有600万人从事农产品经纪业务。河北、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浙江、河南、湖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3个省区成立了省级农产品经纪人协会。各地供销合作社牵头组建的各类农产品经纪人协会组织已有300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