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1月4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立足农民增收 发展优质农业

本报实习记者 夏蓓蓓

  在今年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七届五次全委 (扩大)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提出了要围绕增加农民收入这个核心,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他还明确提出了一些符合自治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具体思路和做法,为今后一段时期做好“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

  自治区依托当地丰富的光热水土资源,近年大力发展优势特色农业,农民成了新疆农业“特”字战略的最大受益者。从自治区发改委获悉,2007年自治区农民增收首次超过400元,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3150元。2007年新疆传统的特色农产品产量持续保持了增长势头。自治区发改委介绍,2007年自治区棉花产量270万吨,比上年增长23.8%,在全国棉花市场中的份额继续提高。良好的发展势头无疑为将来农民增收,步入更富裕的生活提供了坚实的踏脚石。

  其中,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依靠这一政策的发展劲头尤为突出,兵团始终依靠科技不断提升棉花品质和单产水平,棉花产业不仅成为兵团最重要的支柱产业,而且在国内国际市场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2006年,兵团以仅占全国9%的植棉面积,生产出了占全国1/6的棉花,单产较全国78.5公斤的平均水平高出70余公斤。继2006年年兵团棉花总产首次突破100万吨大关之后,2007年,兵团棉花生产再创新高,总产预计超过120万吨。兵团商务局对外贸易处处长高建军说,“十五”以来,兵团棉花出口量位居全国各省区市第一,2006年,兵团出口长绒棉2000吨,2007年上半年,这一数字已接近1000吨。他说,兵团的棉花产量一定程度上主导着全国棉花市场。

  除了不断增加棉花产量,兵团还在降低植棉成本上做足了文章。以精准播种为例,由过去的沟播精确到精量点播的“一穴一粒”,亩播种量由以往的6公斤,降低到2公斤。据了解,今年兵团的750万亩棉田全部实现了精量半精量点播。兵团上世纪90年代最先推出滴灌技术时,每亩成本为1000至2000元,经过三次技术改良,已减少到现在的600元,而移动式滴灌亩成本仅为250元。据了解,2007年,兵团棉田高新节水推广面积达到628万亩。

  以83团为例,该团依靠科技,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经济平稳较快发展,2007年该团完成生产总值2.23亿元,实现利润660万元;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职均收入达到1.5万元,人均收入6390元,职均和人均收入较三年前有了明显提高。

  新疆依靠科技的创新,快速发展优势特色农业,为当地农民增收拓宽了领域、提供了有力的产业支撑。自治区农民已经逐渐形成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观念,这一观念的转变也为农民实现可持续增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07年当地农民植棉人均增收260多元,目前,依靠科技发展特色农业已经成为新疆农民增收的最主要途径。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