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08年1月8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天津市社农村流通网络实现历史性跨越


  天津市自2005年启动日用消费品连锁经营进村庄、农业生产资料连锁经营进乡镇、农副产品进市场的三进工程以来,全市商务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充分发挥供销社的主导作用,截至2007年底已基本完成连锁超市建设任务,使天津市农村流通网络体系实现新的历史性跨越。

  各区县结合农村实际以及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步伐的特点,因地制宜地对三进工程进行规划和布局。连续两年多的奋力拼搏,在全市有农业的11个区县,2600多个村镇扎实推进了日用消费品和农业生产资料连锁超市建设,全市农村已经建成统一标识、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价格、统一经营管理的日用消费品连锁店和农业生产资料连锁超市2703个,建设配送中心24个,总营业面积达63.5万平方米,总投资达5.5亿元。其中已完成日用品连锁店1882家,农资连锁店821家;配送中心中日用品13家;农资11家。县城和乡镇建立了一批大中型综合超市,其中4000平方米超市及配送中心达33家。在全市农村2800多个便利店中,供销社系统占了89.7%,进一步扩大了区县供销社在农村市场的占有率,拓宽了为“三农”服务的途径,经济效益有了较大提升。

  三进工程的实施,还解决了7400多个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其中,大中专毕业生1344人,农村富余劳动力6000余人;拉动了农村消费增速高于城市4-5个百分点,实现了农村流通体系建设的历史性跨越。

  各区县还根据农民需要和地域特点,培育三进工程的龙头企业36家。如劝宝超市、宁河家乐、静海百货、蓟县家乐、津南恒星、北辰家嘉缘、西青百货等一批大卖场在原有经营面积的基础上,新增扩容建设营业面积5万平方米,达到了本地区的规模经营。为了增强连锁店的配送能力,各区县扩充加大日用品配送中心的仓储面积4.17万平方米;还有的区县以采取分片包干的形式,以大店带小店的方式,解决了加盟店的配送问题。龙头企业还组织各级专业培训班100期;参加培训的人员,高级管理和店长1100人,初级理货员、营业员4850人。各区县注重实际操作,为培养一批本土化、专业化、现代化和年轻化的农村商业人才队伍,积蓄了大量的人才。同时也创新了很多新招法,如北辰区家嘉缘超市公司采取助理制的办法,加快店长培养,保障人才不断档;宝坻采取对加盟店长强制授课的方式,不经过培训,不给挂牌、不准开业;武清投资30万元专门成立了培训中心。

  据不完全统计,各大卖场、超市、配送中心配备设备POS机400余台;电脑300余台;商品货架3.5万套;各种配送车辆113辆,为农民就近提供了“货真、价廉、便利、放心”的日用消费品和农资产品以及优质服务。

  2006年底,国家统计局天津调查总队深入4000户农民家庭调查,结果表明,广大农民对三进工程的满意度高到97%以上,得到了农民群众的广泛认可。

  各龙头企业无论是日用消费品和农业生产资料在建设配送中心,发展直营店的基础上,整合吸纳农村个体店、夫妻店、民营网点实施加盟连锁,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对加盟店的制订了严格的准入标准,严格合同程序,同时创新管理办法,不搞一刀切,实施全方位服务;对加盟店实行优惠,让利给加盟店主,确保加盟店经济利益和长远发展。不断调整商品结构,使三进工程所建立的农民商业服务网络稳稳地扎根于农村市场。三进工程中“两个网络”建设任务的基本完成,极大地提升了农村流通现代化水平。  (津 社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