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2008年云南省政府下达文山烟叶生产指令性计划84万担,其中,指令性收购中上等烟叶76万担、出口备货计划8万担。这标志着文山烟叶生产规模已越上80万担新台价,为实现全州“十一五”年均种植烟叶50万亩、收购烟叶100万担、整体生产科技水平跻身全省先进行列的目标奠定了基础。
“十五”期间,文山烟草坚持严格执行烟叶生产“双控”政策,认真贯彻落实“稳定规模、控制面积、提高质量、增加效益”的烟叶生产工作方针,狠抓科技措施落实,良种、轮作、测土配方、化肥定位、漂浮育苗、化学抑芽技术全面推广;狠抓烟叶生产基础建设,烟水、烟路、烟站、烟房配套设施不断改善;烟叶生产科技队伍素质整体提升,烟叶生产整体科技水平明显提高,烟叶生产指标、上等烟叶比例、烟农效益和财政税稳步增长,文山烤烟产业实现稳步健康发展。
进入“十一五”,文山烟草坚持以打造“省内一流、国内知名、国际优质烟叶品牌”为目标,着力增强烟叶生产“控得住”与“稳得住”的能力,不断提高制“控”水平,注重着眼基层、重心下移、突出服务、加强基础,狠抓科技创新,商品化漂浮育苗全面推广;狠抓管理创新,全州全面推行烟农诚信等级管理;狠抓工作机制创新,行政和技术“两个责任制”得到较好落实;继续狠抓基础,烟叶生产条件持续改善。这些重要举措,有力地确保文山烟叶生产连续十年保持平稳发展。特别是2007年收购烟叶76.36万担,占收购计划的100%,比2000年的21万增加55.36万担,增幅达263.62%,年平均递增37.66%。实现了烟叶收购指标、上等烟叶比例、烟农收入、财政税收、亩均创税和亩均单产“六大指标”的历史新突破,全州烟农户均收入首次突破10000元大关,达到了11882.01元,其中,马关县达1.7万元、麻栗坡县达2.07万元。由于文山烟叶生产基础工作扎实、管理措施到位、科技措施落实、烟叶提质增效明显,省委、省政府和省烟草专卖局的关心支持,2008年烟叶生产指标较往年大幅增加,烟叶“双控”收购指标首次突破80万担大关,为顺利实现文山烟叶生产“十一五”目标,稳步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步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杨荣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