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2008年1月4日,国际原油价格突破100美元/桶,这给市场带来很大的恐慌,人们在紧张的抢购之时,发出了这样的疑问,国际原油价格突破100美元/桶,这意味着什么?
而与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有着间接关联的中国市场复合肥价格,也在全球资源价格膨胀的大背景下,一路攀升,以三级跳的姿态从2007年10月份平均2000元/吨的主流价格,平均以每月500元左右/吨的幅度,升至目前主流价格3000元/吨的行情(硫基复合肥)。人们可以不去考虑世界经济的连带影响,但却不能回避原料价格上涨的现实。众多企业的迷茫和无奈,告诉人们,复合肥已不可逃脱地陷入了成本重压的沼泽地!人们在置疑市场的反常、担忧农民的承受能力之时,也在猜测,复合肥价格上涨的极限到底在哪里?
成本重压
在化肥涨价给市场带来动荡之时,包括农民在内的所有与化肥产品相关的主体都已经开始被迫接受了化肥产品原料价格上涨的事实。在所有化肥产品涨价的成本压力中,复合肥行业面临着所有资源性原料价格上涨的成本压力,被公认为成本重压中的重中之重。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除去水、电、煤、劳动力等价格上涨因素,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是目前复合肥行业面临的最大成本压力,目前,尿素价格大概在1700—1800元/吨左右,价格基本稳定,对复合肥成本的影响不大,而资源紧缺的钾肥、价格疯涨的磷铵和可以左右磷铵价格的硫磺直接导致复合肥成本的扶摇直上。
根据目前市场反馈回来的信息显示,截至2008年1月7日,进口硫磺价格已经上涨至4000元/吨,而国内硫磺价格虽然没有进口价格高,但仅占总需求量的10-13%,价格也上涨到了3300-3400元/吨,市场主流价格仍被进口硫磺价格所左右;目前磷酸一铵市场价格已经达到3500—3600元/吨,氯化钾价格在2900—3000元/吨左右,硫酸钾肥价格也已经达到3600元/吨左右,与2007年10月份相比,价格都上涨了1000元/吨左右,与2007年初价格相比,涨幅均达到一倍左右。
而目前45%氯基复合肥的市场主流价格在2500元/吨左右,45%硫基复合肥主流价格在3000元/吨左右,与2007年10月相比,市场价格均有1000元/吨的涨幅。记得2006年10月至12月之间,复合肥价格每吨上涨100元左右,人们就已经高呼,复合肥市场前景不容乐观,而到2007年,10月至12月间,复合肥价格上涨的幅度高达近1000元/吨,人们在惊呼之余,在猜测、也在担忧,在身陷成本重压沼泽地后,复合肥企业何时才能脱身?复合肥市场价格上涨能否会有极限?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按照当前的价格形势,今年复合肥市场形势不容乐观,复合肥行业将难解成本重压之困。
济宁天力农资公司总经理李宗生分析,如果按照60%的钾肥含量,1∶1∶1的配比来计算,生产45%含量的复合肥,钾肥价格上涨200元/吨,复合肥产品成本就增加50元/吨,上涨1000元/吨,复合肥的成本就要增加250元;如果硫磺涨1000元/吨,那么复合肥成本增加近200元左右,单就目前硫磺和钾肥的涨幅,复合肥企业成本压力就要增加近500元/吨左右。
根据含量不同,复合肥涨价幅度也将有所不同。河南骏化—宏福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吉林分析,如果磷酸一铵涨1000元/吨,生产高磷复合肥成本就需增加400元/吨,如果是生产高氮肥,增加成本价格大约在200—300多元/吨,而普通转磙筒复合肥大部分使用氯化铵,氯化铵最低时进货每吨400多元钱,现在已经涨到900多元/吨,上涨的400元/吨的幅度相当于复合肥成本增加160—200元/吨左右。迫于成本压力,复合肥不涨价是不可能的。如果按照现行价格采购原材料,可能有很多企业都不敢开工,要限产或者减产,即使企业开工,面临的困难也将使企业非常难受。有些企业前期存下了部分原材料,由于原材料价格低,成本能够保持在2300—2400元/吨左右,还能挣到100—200元/吨的利润,企业效益还会好一些。但是很多当时没有拿到货源的企业,现进货,现生产,就会面临2600—2700元/吨的高成本的危机,按照目前的价格,硫基复合肥2700元/吨几乎就是成本价,再加上流通环节的消耗,如果卖价3000元/吨左右,企业的利润微乎其微。
生存危机
目前化肥市场尚未进入用肥旺季,但是面对复合肥价格的高涨,市场形势并不乐观。虽然复合肥市场产能过剩是不争的事实,但是过剩,这只是对企业生产能力的设计产能而言,实际上企业产量并没有达到预期,相反在一定时期内,市场产品供应量不足,流通企业进货困难。
山东德州瑞兴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总经理纪立平说,近3000元/吨的复合肥价格让人望而却步,估计除去省一级经销商及联储、联销的企业,目前各级经销商备货的并不多,尽管进货不积极,但上面的价格仍旧很高,而且货源很紧,一旦市场启动,行业前景不容乐观。
中阿公司信息中心主任窦京平分析,迫于成本压力,复合肥涨价是必然的,如果市场接受能力差,企业的日子将会非常难过,大的、有实力的企业将会限产,以降低企业成本压力,而小的企业资金、实力不足,将会逐渐被淘汰出局,事实上,从2007年,原材料价格猛涨之时,市场就已经显露出了这样的趋势。
李宗生认为整个市场开工率不足,一些大的厂家,根据进货情况不同,生产情况各不相同,有的厂家能够保证100%的开工率,有的厂家限产、减产达50%,平均开工率不会超过70%。而在鲁西南地区100公里以内,没有大规模的复合肥厂,基本都是10万吨左右的小厂,目前这些小的复合肥企业,基本都已经停产、关闭。
据纪立平介绍,德州地区二三十家小复合肥企业,在原材料重压之下,目前大概只有五、六家在维持生产,其余的均已停产或关闭。
有业内人士认为,目前不仅仅是小企业到了生死关头,即使大的企业,如果在一定时期内,原材料价格依旧这样持续上涨,这些大的企业也不得不面临转产或者停产的危机。
面对这样的市场现状,人们已逐渐意识到,卖复合肥远不如卖原料赚钱,在2007年,原料价格趋紧之时,一些有实力的企业囤积到大量的资源,在当前原材料价格节节攀升的情况下,或靠卖原材料赚取大量的利润,或者仍拿货不报价,等待更好的市场机会的来临。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市场原料短缺、价格上涨的势头。虽然有人分析这其中不排除个别企业囤货、炒作之嫌,但资源的紧缺和价格高涨造成复合肥成本重压却是难以改变的,复合肥行业的生存危机仍难以回避。
新年后,复合肥的价格涨势总算有所放缓,众多的复合肥企业企盼着能够摆脱成本的重压。但据专家分析,2008年中国硫磺的供应量仍趋于紧张,预计硫磺进口价格仍难以回落。黄吉林认为,按照目前的情况,上半年市场肯定仍是高价位运行,硫磺等原材料价格能不能跌下来,将是决定复合肥市场价格高低的关键的因素。市场在无奈之余,也只能感慨,只要原料价格上涨趋势不停息,复合肥市场价格上涨的趋势就无法扭转!复合肥行业能否在成本重压的泥淖中拔出脚来,仍是难解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