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2月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飞亚股份:巨亏源于低价竞争


  2008年1月12日,飞亚股份发布公告,预计2007亏损由原来的4000—4500万元增加到5700—6200万元。相比2006年财务预报的56.6万元净利润,下跌幅度为9941%,飞亚股份一举成为2007年财务预报中亏损幅度最大的上市公司。

  飞亚股份亏损解析

  根据飞亚股份公告披露的信息,可以发现其业绩出现下滑的原因有五点:

  一、公司大股东飞亚纺织集团有限公司改制,使本公司职工思想产生较大波动,致使公司产量和质量持续下降,造成四季度亏损加剧。

  二、纺织原料价格逐步上升、工资性费用、折旧费用、利率的变动等其他各项费用的提高,使成本和费用大幅提高。

  三、公司技改项目造成成本和费用增加,但产能和效益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产品档次不高,附加值偏低。

  四、资金紧张,原料采购困难,致使开工不足,产量下降,销量受到很大影响。

  五、人民币汇率上升、纺织品出口退税税率降低、纺织品出口受限、主要客户印染行业限产、采购量减少等外部因素,造成纺织品市场竞争激烈,产品售价无法提高,产品销售属于微利状态。

  但在调查中发现飞亚股份的亏损原因或还另有隐情。

  首先,飞亚股份说由于人为原因造成产品不够供应,但其公告中说使用公司库存代替产品又说明什么问题呢?

  公司一位中层领导指出公司亏损的主要原因是棉花价格过高进而导致营业成本过高。而银河证券的纺织行业研究员马莉她却认为这个理由并不十分有力:“去年棉花的价格并没有那么高,相反,有段时间棉花价格还曾下降。”

  中国棉花价格指数(CC Index)1月16日汇总表显示:2006/2007截至1月16日年度平均价为13543元/吨,而2005年10月到2006年3月的月度平均值均在14000元/吨以上。

  另外,回顾2007年棉花价格的变化可以发现:棉花价格出现上涨的趋势是从2008年的1月份开始,而这份数据并不能解释飞亚股份四季度的亏损。

  第一个亏损原因被否,第二个原因又出现歧异,那么飞亚股份的亏损之谜到底是怎样的呢?

  尚存老国企弊端

  据2007年年中报表显示,飞亚股份营业成本过高造成毛利过低是事实。那么抛开棉花价格过高的原因不谈,事实又是怎样的呢?

  研究员马莉提出,飞亚股份亏损的原因可能与其管理有一定关系。她认为我国部分国企亏损有可能存在管理不善、职工数量过大、成本控制不严格等因素。“纺织行业本身就是个微利行业,利润是靠企业一点点积存下来的,如果管理不善,很可能造成亏损。”

  一位会计师在分析了飞亚公司2007年的半年报表后,发现飞亚股份亏损的主要原因是毛利过低,同时管理费用比重偏大。值得关注的是,其价值3亿多的固定资产的折旧相应带来的管理费用不小,却没有带来收益,可见很多资产并没有发挥出效应,资产收益能力低下。据该会计师分析,在第二个原因中提出的各项费用的提高才是成本上升的根本原因。

  马莉提出,我国经营不善的国企与崛起的民营企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一是民营企业比国营企业的设备好;二是民营企业比国营企业的工人技术水平高。而这两个差异同样寄生于身为国企的飞亚股份。

  说到对外出口,我国在棉纺价格竞争中比不上印度的棉纺价格低,但我国占有技术优势。但飞亚股份生产的是低端技术的坯布,那么技术优势对于飞亚股份来说也就失去效应。从2007年半年报就可看出,飞亚股份主营业务对外出口收入为1442万元,占公司主营业务总收入的5.903%。

  从上文可知,人民币汇率上升和纺织品出口退税税率降低促使飞亚股份亏损的说法是公司提出的第五个原因。据调查,飞亚股份出口销售收入占公司销售收入的比例一直较小(占5.9%),而且公司的主要销售市场是国内市场。因此出口退税税率降低这个原因,对公司造成的影响力恐怕并没有想像中的巨大。如此说来,飞亚股份的第五个亏损原因也变得逐渐模糊。

  除了第二个亏损原因对飞亚股份的成本提高有较大影响外,其他两点都被业界怀疑其亏损理由不充分。

  上述第三、四条亏损原因都与公司经营有关,其造成的后果不但直接体现在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上,也从侧面揭示了飞亚股份在纺织业市场上占有的份额。

  行业不景气导致停产整顿

  飞亚股份2007年的半年报表披露,毛利的降低是因为产品销售价格的降低以及产量缩减造成。其中产品销售价格的降低主要是由于市场竞争过于激烈。

  从纺织行业内部得来消息,由于纺织业的过快发展,导致内部恶性竞争,价格下滑,在全国物价普遍上涨的情况下,纱布等纺织品价格却在下跌。

  这时的飞亚股份发觉到本身技术的落后,并开始投入1.95亿元进行技改项目,生产高档服装面料,但是这项技术并没有给公司带来效益。公司内部人士透露,这次投资并不理想,生产的产品卖不出去。但这位人士并没特别指出这个项目是造成公司亏损的主要因素。

  据调查,这个技改项目从2005年就开始投入了,经历了两年的时间不但无法获得收益,还为公司带来亏损,而公司不但没有采取有效措施来弥补,如今又被当成亏损原因。

  资金紧张、原料采购困难致使开工不足、产量下降,销量受到很大影响,这是导致飞亚股份亏损的第四个原因。对于这个原因,业内人士认为公司把顺序写反了,应该理解为市场销量的下降导致资金紧张,而不是资金紧张致使市场销量的下降。

  调查显示,目前国内纺织整体开工不足70%,企业减停产现象相当严重,主要是一些中小型纺织企业,而飞亚股份目前也变成了停产企业的一员。

  虽然飞亚股份的中层领导着重提出公司亏损的主要原因是职员情绪波动、棉花价格上升和纺织品出口退税税率降低。但银河证券的纺织行业研究员马莉则认为,飞亚股份亏损的根本是产品档次不高,占有市场的份额太少,无法适应当前竞争激烈的纺织业市场。(本报综合整理)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