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2月26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日本天价大米再次行销中国


  据《广州日报 》报道    去年,日本天价大米畅销北京、上海,引起轰动。近日,日本第二批50吨大米登陆中国,并将在广州上市。此外,另有50吨将于近期运抵中国。负责出口的日本全国农业协同合作社联合会表示,剩余部分的出口时间,将根据销售情况决定。

  此批大米品种与上次一样,包括40吨新潟县产的“越光”和10吨宫城县产的“一见钟情”,价格不变,分别是每袋(2公斤)198元和每袋(2公斤)188元。这是去年12月中日两国政府决定追加的150吨日本大米中的一部分。

  在日本农林水产省的办公室里,泽濑正明关注着日本大米在中国的销售状况。他的身份是日本农林水产省综合食料局食粮部食粮贸易课课长辅佐,负责粮食贸易方面的事务。

  比日本国内贵两三倍

  日本天价大米销路如此之好,显然得益于中国出现的高消费群体。泽濑正明还注意到,一次性购买20袋、30袋的顾客比较多。“有些大公司,为答谢他们的客户,把这些大米作为礼品馈赠;有些机构,为奖励员工,购买大米作为奖品。此外,一些富裕阶层,购买得也比较多。”

  在这日本大米的销售过程中,高价格并没有阻止众多超市向经销渠道商提出申请希望能够上天价大米的货。

  与日本方面签订首单大米进口合同的是中国的中粮集团,为独家代理。中粮集团对媒体的说法是,日本进口大米将主要定位于中国国内以大米为主食的大城市高端消费者,零售价是在综合了日本的成本价、运费、关税及风险因素等基础上制定的。

  “主要包含了关税和运输成本,运输费用比关税还高,关税才1%,而运输费用大约占5%-10%。”泽濑正明表示。

  日本首相出马推销大米

  从2002年开始,中国对日本大米关上了大门。中国采用了新的检疫制度,按照新的检疫标准,发现进口的日本大米中有日本特有的害虫。

  此后,日本一直希望中国恢复进口,因为后者是世界上最大的大米消费国。去年4月,时任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特意向温家宝总理推销日本大米。去年4月11日,在温总理访日期间,日本前任农林水产大臣松冈利胜与中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局长李长江就恢复日本大米对华出口正式签署协议。

  随后,中国的中粮集团与日本全国农业协同合作社联合会签订了首单大米进口合同。这批大米共24吨,总金额为11万美元。一位经销商表示,为了这次日本大米能够顺利登陆中国,多家公司参与了运作:日本全国农业协同合作社联合会负责出口、中粮集团负责进口、伊藤忠集团有限公司负责销售,另有两家公司分别负责宣传和营销。

  由于这是2002年中国对日本大米关闭大门后的首次开放,带有“破冰”意义的大米被赋予了更多的含义。不仅日本前农林水产大臣赤城德彦亲自率团来北京坐镇推销大米,日本方面还在北京两个商场举行了极为隆重的大米开卖仪式,促销手册和纪念品制作得十分精美。日本驻华大使馆、日资公司驻华机构等还被发动起来配合销售。

  日本如此重视大米出口,意味深长。日本稻谷每年的产量在850万吨,而出口的大米数量并不多,每年只有1000吨左右,每年剩余的大米多达几十万吨。由于居民食品结构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吃西餐,加之老龄化社会的来临,日本国内的大米消费量大大减少,日本大米目前供大于求。泽濑正明告诉记者这样一组数据:1995年,日本每人每年需要消耗120公斤大米;如今,日本每人每年的大米消费量只有61公斤,而中国人每人每年的大米消费量在90-120公斤之间。

  在短短的一个多月内,24吨出口到中国的大米销售一空,给日本政府注射了一支强心剂。如果日本大米能够源源不断地出口到13亿人口的中国市场,那么不仅给日本大米提供了一条新渠道,同时也给日本政府增加了一条安抚农村经济的新举措。日本政府期望,通过不断开拓海外大米市场,以增加农民的收入。 (南城)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