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没有拿着铁锹钢铲到公路上去除冰铲雪,没有到田野间给受灾农民抢救大棚里的蔬菜,也没有到拥堵的国道上给受困旅客送去棉衣热水……但他们却拿着手中的相机、笔和纸,毅然冲到了灾后重建第一线,记录着那些忠于职守的人们——任风雪肆虐,尽职依然;记录着那些敢于担当的人们——克饥寒之苦,默默奉献;记录着那些坚毅忍耐的人们——鼓无畏之气,共渡难关。在这场抗击冰灾的第一线,他们昂扬的青春闪耀着别样的光芒——他们,就是活跃在灾后重建第一线的中华合作时报社9位年轻的记者……
灾区里的“蜜月”
年轻记者鲁国顺在灾区度过他的“蜜月”:“我们今年春节办完婚事后,本想在湖北老家多陪父母聊聊天,也算作度‘蜜月’吧!谁知道一场紧急采访任务让我的蜜月泡了汤。接到报社要求赴灾区紧急采访的电话之后,我有些犹豫,想给报社发短信推辞一下,妻子坐在一旁,看着看着,她突然一把夺过手机,并埋怨道:‘怎么能这样呢,单位安排的事,你得先接受,然后想办法完成。’她这么一说,我感到自己的畏难情绪实属不该!当我与武汉市供销社、湖北农资集团联系确定了采访事宜的时候,妻子已经收拾好衣物,准备第二天先回北京。说句实话,当听到我要留下来采访时,她第一反应是难舍难分,但最终她不仅毫无怨言地支持我留下来,而且还帮我出主意想办法,鼓励我出色地完成采访任务。”
妻子回到北京后一直惦记着鲁国顺在灾区采访的情况。得知总社领导赴灾区慰问的通知,要求丈夫继续跟踪采访。妻子对他说:“我在家里很好,你放心完成任务再回来吧!”
3月3日,采访结束返京的鲁国顺笑呵呵地给大家分发喜糖。“恭喜啊!”祝贺之声不绝于耳。
“完善”的装备
刚刚从湖南归来的王凯山现在觉得当初的准备有些好笑:“2008年2月15日,我正在采访一位专家。忽然接到报社通知第二天要奔赴湖南采访。”
接到任务后,王凯山对于即将来临的灾区采访充满了期待。他深知采访成功之前准备很重要。因此当晚,他在报社提前搜集整理了灾区的基本资料,并按照最坏的情况进行了物资储备:蜡烛、火柴、三块充满电的手机电池;放在包里最深处的一瓶矿泉水和一包饼干以备不时之需等等。晚上回家经过麦当劳时,他突发奇想,中断了三个月的健身计划,破例大吃一顿,充分储备一下热量:“也许到时在灾区用得上!”于是大快朵颐……
和王凯山抱着同样的念头,张陆新的准备也很充分:“在知道要单独采访灾区之后,确实心情有些激动。看过灾区的种种报道,也知道可能面对的条件艰苦。我准备了两件棉袄、两双鞋,其中一双是雪地防滑鞋,准备应付实地采访。相机、录音笔、手机、记录本也一并带去,放在随身的包里,方便随时记录和拍摄。”
灾区采访归来的座谈会上,这两位有些不好意思地谈起这些“往事”时,大家忍不住哈哈大笑——笑中,有泪:好可爱的两个大男孩儿!
警车连夜护送
张涛讲述了自己的那段经历:2月19日下午3点半,他从四川达州赶往重庆秀山。从重庆市区到秀山坐火车需要6、7个小时。等他到了火车站时,当天通往秀山方向的火车都已经开走了,焦急中,他找到了重庆市铁路运输检察院。
“见到铁路运输检察院的人,我先说明来意,一听我是从北京来的记者,此次采访又是关于雪灾,经过半小时的商议,他们决定派出两名工作人员和一辆刚买的警车,连夜护送我到秀山。我心里不禁咯噔一下:警车、两名工作人员,这阵势闹大了!道了无数次感谢后,我与两名司机于下午4点半驶出了重庆。”
张涛回忆说,铁路运输检察院之所以派两个人陪同他,是因为路途遥远,而且多为盘山路;之所以派一辆刚买的新车是因为路途颠簸,惟恐旧车出事,耽误行程。涪陵——武隆——酉阳——秀山,中间又经过无数个小城,沿着乌江崎岖婉转,傍山环绕。起初的道路还算平坦,但过了涪陵后的山路却惊悚奇险。为了赶时间,两个人开车都保持在80迈以上,遇到转弯如同坐过山车,不敢向下看:万丈深渊;不敢向上看:悬崖陡壁。夜间山区有雾,路上只有他们一辆车开着雾灯行驶。10个小时以后,他们终于到了秀山县。
“已经凌晨2点,两名司机进入房间休息,早晨起来我去敲他们房间的门,他俩已经踏上了回去的路。” 张涛说。
闪动的青春身影
王琥是去年刚刚来到报社的年轻人,正月初七刚回到北京,就接到报社紧急采访的任务,立即奔赴广西桂林。一到桂林,马上坐车到桂林受灾最严重的北部地区。在随后的4天中,他驱车几百公里到一线调查灾情、现场采访。大山深处受灾的供销社系统林场里、倒塌的房屋前、高海拔地区供销社负责救灾的村落中、通往仍旧道路封锁的基层社的山麓上,到处留下了他忙碌的身影。资源县是桂林受灾最严重的地区,他主动请求到海拔很高的梅溪乡咸水洞村实地采访。由于海拔高,通往咸水洞村的路面仍在结冰,路况非常不好,只有车轱辘碾过的位置能看到原来的路面,那天山里弥漫着大雾,但王琥却坚持到了咸水洞村。和其他灾区采访的报社同仁一样,王琥也在广西过了一个别样的元宵节。
郑劭清、刘小萃、员军虎、赵光辉、鲁国顺、张陆新、王凯山、王琥、张涛——9位被派往灾后重建第一线的年轻记者,在亲历了这场雨雪冰冻灾害之后,和供销社人的心贴得更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