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3月4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果农的哭泣

本报记者 张涛

  在此次采访中,我来到了重庆市秀山县的高桥村,村里上百户农民家里的柑橘滞销两个月了,像山一样堆积在家里,表面覆盖了一层厚厚的尘土。当地的农民看见县社领导和我的到来,纷纷扔下手里的活将我们团团围住,用试探又渴望的眼神望着我们。

  一位老人向我们陈述了灾情:2007年11月底正是柑橘成熟季节,此时的价格最高,可以达到6角钱一斤,可是当时由于柴油上涨,很多果贩都没有到此。紧接又到了12月,春运高峰、南方雪灾、车皮紧张,最后一丝希望也被打破了,外面的车进不来,里面的柑橘卖不出去,此刻柑橘价格已经跌落到3角钱一斤。春节过后,柑橘的价格跌到2角钱一斤。老人讲,孙子的学费及全家的希望都靠这2万斤柑橘了,面对果贩的压价和柑橘放置时间变长而变质,老人显得很无奈,她用她那双布满茧子的双手拭去脸上的眼泪,嘴角不停抽泣着,用心中最微薄的力量挤出一句话:

  “政府要救救我们啊!”

  “救”,单就这一个“救”字,通常是人们渴望生命时才说出的字眼,可此刻的柑橘是他们的命根子,被这样一位老妇哭泣地说出,这个字更像一把利剑扎到县社领导和我的心里,那一刻,我的心很痛!

  作为一名记者,我们坚守着新闻学的核心——客观与真实。采访中,我们尽量不用表情和言语去影响被采访者的情绪,以期收集到真实的新闻。但是这一次,我的心在落泪。

  放目远眺,山上的柑橘树零星挂着些叶子,没有任何生机,天空中游荡的一只乌鸦传来几声刺耳的叫声,这个场景让我永生难忘。

  在回来后的一天晚上,在网上看到一个题为《果园的呐喊》的帖子,上面是一位果农的孩子因为柑橘卖不出去而写的求救信,字里行间,真真切切,催人泪下。秀山县紧挨湖南,它们都因雪灾而为柑橘的滞销而发愁。目前,此事已得到社会的关注,同是新闻媒体的我们都在为果农们而努力!

  截至2月28日,石堤镇已有2000万斤柑橘售出,2000万斤仍旧滞销。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