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3月4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严寒中的坚守

本报记者 刘小萃

  正月初十,我来到了江西省受灾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九江市,一见面,当地供销社的同志说,你来得真早,还没过完年呢。可实际上我来得已经很晚,当地供销人与严寒冰冻的较量已经接近尾声,那些最最感人与艰辛的救灾场景已然不再重现。

  采访中,难忘两个人,一个是九江市供销社主任涂滨根。高大的个子,黝黑的皮肤,站在矮小的记者面前好似高高的铁塔。当春节即将来临,蔬菜市场价格却狂涨之时,他紧急调运货源,带领供销社干部职工冒着严寒销售平价白菜,每天清晨6、7点钟就和大家一起卸货、分装、称重、收款,就这样一直到大年三十。这个“卖白菜”的供销社主任用最直接、最朴实的方式传递着供销合作社人的火热情怀。

  另一个人是湖口县鄱阳湖大市场管理中心主任柳学松。“我们用了7天时间,才救下了这个大棚。”这是柳学松见到记者时说的第一句话,他这随口而出的一个“救”字道出了当时的“战斗”何其惊险,他这不假思索的一个“救”字更说出了柳学松对鄱阳湖大市场的深厚感情。没有一份发自内心的爱,又怎会有这全力以赴的“救”?

  “带着感情工作”是记者采访中最大的感受。雪灾突降,一场突如其来的战斗打响了,供销社人毫不犹豫地参与到抗灾救灾之中,仓库倒塌,他们冒着随时可能出现二次垮塌的危险,争分夺秒地从仓库中抢运货物。虽然自身也遭受了巨大的损失,仍然全身心地做好灾区物资供应,宁可自己亏本也要坚持平价供应。

  采访中,难忘两句话,第一句是:“我们供销社人本身就是农民,和农民是一家人,为农民服务、帮农民解忧是最自然不过的事了。”第二句是:“雪灾是一场灾难,可也是我们供销社人充分展示优势,发挥农产品经纪人和专业合作社作用的好时机,我们要学会把坏事变好事,在挑战中找机遇。”

  ——本版图片由本报资料室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