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大幅下滑。据海关总署公布的2月全国商品出口情况显示,2008年2月我国共出口纺织品服装102.9亿美元,较上月大幅下降32.9%,较去年同期下降8.5%。其中出口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37.9亿美元,环比下降29.6%,同比下降0.7%;出口服装及衣着附件64.9亿美元,环比下降34.7%,同比下降12.5%。2008年我国累计出口纺织品服装256.2亿美元,同比增长9.6%,其中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91.9亿美元,同比下降0.7%,服装及衣着附件164.3亿美元,环比上升5.7%。
■ 2月我国棉花进口与上个月基本持平。据海关统计,2008年2月,我国棉花进口量为15.82万吨,与上个月基本持平,环比微增0.33%,较去年同期增加3.3万吨,同比增幅26.32%。截至2月份,2007年度(2007.09—2008.02)我国累计进口棉花111.17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24.92万吨,同比增长28.9%。
■ 2007年河北棉花、棉纺生产平稳增长。2007年河北省棉花生产平稳增长,播种面积63.8万公顷,比上年增长2.4%;总产量65.0万吨,增长3.5%。另外,该省工业生产也较快增长,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纺织等传统优势产业平稳发展,2007年纱产量93.0万吨,同比增长4.4%;布产量26.2亿米,同比减少2.1%。出口商品结构调整优化,其中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总值为415.4亿美元,同比下降7.7%。
■ 预计山西省今年棉花病虫害偏重发生。据山西省农业厅发布的《2008年山西省农作物主要病虫发生趋势》显示,2008年山西省棉花病虫害棉花苗蚜、棉盲蝽、枯黄萎病、铃病偏重至大发生,发生面积分别为110万亩、50万亩、60万亩、80万亩;棉苗病、棉叶螨中等发生,发生面积分别为70万亩、60万亩;二代棉铃虫中等发生,呈加重趋势,发生面积110万亩。
■ 甘肃今年棉种供需缺口较大。从国家统计局甘肃调查总队获悉,目前甘肃省主要农用生产资料储备基本可以满足春播生产的需要。其中春播期间棉花种子需求量4237吨,可供量2832吨,供需缺口为33.2%。
■ 周口棉花将有“身份证”。3月6日,中国周口纤检所HVI实验室举行奠基仪式。该实验室投入使用后,可对河南周口市大包型棉花进行逐包检查,随后贴上全国统一的条形码,切实提高周口市棉花竞争力。预计2008年7月份投入使用,届时,周口市棉包将拥有各自的“身份证”,在全国各地,只要对条形码进行扫描,棉花的产地、杂质含量等各项质量指标就能全部显示出来。投入使用后,对周口市大包型棉花将全部免费检验。
■ 张家港保税区成为棉花主要进口基地。据统计,今年前两个月,江苏张家港保税区共进口棉花143批次4.3万吨,货值6420万美元,重量和货值同比分别增长19.4%和28.4%,连续3年保持大幅增长。张家港保税区已成为江苏最大、全国主要的棉花进口基地。
■ 山东省棉花良种采购会议召开。3月12日,山东省棉花良种政府采购会议在省政府采购中心召开,会议邀请全国各地知名专家参与评标,在报价仪式后,按照竞争性谈判的原则,最终确定山东省今年棉花良种供种企业。本次采购是为德州、滨州、聊城、菏泽、济宁、东营6个市的23个县采购棉花良种,共有27家企业参与竞争性谈判。与去年相比,今年棉花良种采购对棉种供应商的资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注册资金由去年的100万元提高到了今年的500万元以上。
■ 新疆农发行去年支持收购棉花创历史新高。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新疆分行获悉,2007年,围绕国家支农惠农政策,该行全力做好棉花信贷资金供应与管理工作,多管齐下。截至2007年末,累计发放新棉收购贷款271.1亿元,支持收购皮棉4072万担,创历史新高。围绕实现新业务有效发展,该行努力拓宽信贷支持领域,截至2007年底,全行开办新业务共支持123家涉农企业,比上年增加53.66%,累计发放贷款41.55亿元,比上年增加30.08%。
■ 伊宁市工商局查封14吨假棉花种子。近日,新疆伊宁市工商局捣毁一个假棉花种子窝点,查封了14吨假棉花种子。经检查,这个厂房是石河子某公司在伊宁市设置的存储点,违法人员自行将2005年10月生产的棉花种子生产日期更改成2006年11月,并准备销售。工商执法人员当即依法查封了这个制假窝点,将14吨假棉花种子进行了封存。(本报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