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一个地方的金融和经济发展,江苏省睢宁县委、县政府为了提高全民综合素质,全力打造诚信睢宁,营造良好的招商引资环境,每年工作计划均提出“要着力打造金融生态环境”,睢宁法院通过“两个强化”和“两个注重”在解决执行难问题上做大文章,积极帮助睢宁县信用联社依法清收债权,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近两个月内,睢宁联社诉讼金融案件22笔、金额120万元;申请执行41笔、金额159万元;法院协助清收38笔、金额182万元;签订还款计划72笔、金额233万元。
主动深入 强化沟通
为进一步维护联社债权,睢宁法院针对信用联社近几年支持地方经济力度较大、发放农户贷款较多等实际情况,加大审判改革,专门成立了“信用社借款合同纠纷案件处理领导小组”,定期召开调度会,研究分析信用社案件的受理和执行情况,必要时采取特事特办。
一是法院领导和分管领导多次到联社机关和基层进行走访调研,了解信用社在案件方面需要了解什么、需要什么样帮助;了解法院在受理和执行案件中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等。
二是睢宁法院多次到联社召开座谈会,征求意见和建议,通报工作开展情况,对法官和执行人员进行测评等,从而不断加大感情交流力度,以便更好地开展工作。
设身处地 注重实效
热情受理。部分信用社对立案的程序不了解,立案时往往材料不齐,但法院立案人员能耐心解释、帮助整理、毫无怨言,特别是在高峰期,他们加班加点将材料整理收下。同时,对于紧急事件还采取特事特办。如:年初,高作信用社有一笔15万元的贷款纠纷案,借款人就是不愿归还,同时有外逃迹象。法院知道情况后,当即立案,并启动“立、审、执”联动程序,从立案到贷款归还仅用了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信用社的合法债权得到了良好的维护。
温情庭审。庭审上除了公正地进行司法判决外,还充分利用机会对借款人进行教育,说明利害关系,要求树立诚信意识。有时为了教育更多的人,还召集被告的同乡、亲朋好友等进行旁听,以增加影响面和法律震慑力,部分借款人碍于情面当场归还贷款。调解中注重维护信用社合法权益,对一些债务人的不合理要求坚决予以拒绝,没有为追求结案率而损害信用社利益现象。
倾情执行。在对信用社案件的执行上除加大新案的执行力度,还定期对陈案进行梳理,确保不漏掉一个案件。限时执行:要求凡一个案件在某个法官手中超过2个月执行不到位的将更换法官执行,并在年终考核中进行扣分;包片执行:为了有利用信用社与法官的沟通协调,对全县信用社进行分片,在执行案件受理时,实行执行人员包片制;专业执行:针对被执行人的秉性、职业、担保人情况等确立应采取的方法,从而挑选合适的执行人员进行执行;团队执行:对于遇到的大案或难案,法院将集中精兵力量进行执行,确保案件执行到位;友情执行:对于信用社一些案件虽没有立案,但只要稍微施加压力就可追回的债权,睢宁法院积极派人派车协助联社的“清非大队”进行清收,效果相当显著。
积极回访 注重提高
为确保取得信用社案件审理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睢宁法院积极开展回访、走访活动,以便更好地做好案件的受理、审理和执行工作。一是睢宁法院对审结和执结案件,主要采取“一案一评”形式发出意见征求函,并备好信封和邮票,公开、公平、公正执法在睢宁法院表现的淋漓尽致。二是领导干部对于信用社的案件采取定期或不定期抽查卷宗或上门调研形式进行监督、检查和落实,确保每个案件都有良好的结果。
截至2007年末,不良贷款余额为17098万元,不良贷款比为9.35%,分别比年初下降21216万元和19.11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