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3月20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逛市场 侃肥市


  “一年之计在于春!”即将到来的春耕是一年农业生产的开端,肥料市场的价格涨跌也是人们所关注的焦点。自2007年度入冬以来,肥料的涨价已经被大家所认可。南方的雪灾和北方的暖春无形中给这个本来就不太安宁的市场环境增加了几份活跃剂,造成市场“涨”声一片。近日,笔者就春季化肥市场行情走访了安徽的部分肥料销售地区。

  安徽的农业种植主要区域为江淮地区、淮北平原以及皖西部分地区,主要农作物以水稻、玉米、大豆、小麦、油菜为主。目前,安徽的肥料市场销售已经启动,经销商已开始试探性地走货,农民还是以观望势态为主。其主要原因是:1、目前肥料价位太高,季节还未真正意义上启动;2、看“两会”国家是否有一些政策性的文件出台。从地理位置来看,皖北春季肥料市场以中、低浓度含量的肥料为主,皖南以低浓度含量为主。现在安徽肥料市场12%普通过磷酸钙市场零售价格在45元/袋左右;25%通用型复合肥市场零售价格在80元/袋左右;45%通用型复合肥市场零售价格在150元/袋左右;35%追施肥(含氮、钾两元素肥料)出厂价格在1800-1830元/吨左右;40%高氮型复合肥出厂价格在2180-2200元/吨左右;碳铵出厂价格在680-690元/吨左右;尿素出厂价格在1900元/吨左右;氯化钾主流价在3200-3300元/吨;硫酸主流价格在1200元/吨。

  综合整体市场行情来看,2008年化肥企业生产成本上升100-300元/吨,主要是由于煤、电、油、汽、运输、劳动力等方面使得生产成本增加。作为生产企业赚取的只是加工过程的利润,原料的供应稳与否及价格的增长对其利润空间的影响不是很大,但影响农民收益,最终这部分成本还是增加到农民头上。2008年初的雪灾影响,各生产企业原料供货不及时,导致部分企业减产甚至停产,加上经销商惜售、囤积、抬价,加剧了肥料市场的供应紧张局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打击了农民购肥的积极性。肥料市场的高价位已经开始改变了农民的耕作习惯。有些农民在向碳铵、普通过磷酸钙、低浓度方向发展(节约成本投入)。这些都违背了国家向专业型、配方型、科学型农业发展的思路。因此,笔者呼吁有关职能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引导、规范肥料市场,真正意义上支农、惠农、服务于三农。(张升旭)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