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注意到,自春节过后至现在,粘胶长短丝价格依然没有起色。在宏观经济及纺织行业环境越来越严峻的大背景下,粘胶行业很难独善其身,步入低谷期的可能性很大。
一方面,基础能源水、电、气和短绒、木浆、化工等大宗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产品成本大幅提高,已经消化了行业很大的利润空间。另一方面,整个行业的供需形势也不容乐观,首先是行业在建产能已达到40—45万吨,将在2008年下半年以后陆续释放,相对于粘胶短纤稳定增长的需求增速,供给的增量需要时间来消化。其次,去年国家对粘胶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对直接或间接依赖于出口的粘胶行业及下游企业影响巨大,特别是对粘胶长丝行业产生的冲击更为直接。而下游消费市场持续无亮点出现也已经成为粘胶行业的问题。
从出口的情况看,笔者注意到,由于上游原料价格提升,导致粘胶成本上升,因此粘短进出口单价走势也逐月上升。2008年1月份出口金额为2799.92万美元,同比增加135.73%,环比增加11.88%。出口单价为2812.20美元/吨,比上月提高95.6美元/吨。
2007年国家出台了不少调控政策,主要目的就在于缩小贸易顺差,可是粘胶短纤行业的贸易顺差却在不断增大。出口退税的实施,让粘胶短纤的出口增速有所减缓,在出口价格方面,受国内各种调控政策的影响以及国际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今年我国粘胶短纤的出口价格呈现增长状态,另外产品质量的提高是我国出口粘胶短纤价格提升的重要动力。
由于原料涨价、生产成本提高以及人民币升值加速,使粘胶短纤的盈利空间大大缩小。笔者判断,2008年粘胶行业整体经济效益将持续下滑,但相关企业盈利情况会出现明显的两极分化。拥有“棉短绒-棉浆粕-粘胶短纤”原料供应的一体化龙头生产企业将具有很强的抗风险能力。比如山东海龙,是去年唯一一家毛利率持续提升的粘胶上市公司。而粘胶长丝由于应用产品没有突破性进展,预计市场需求不会明显增加。
笔者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粘胶短纤的价格价格暂时平稳运行。但需要指出的是,随着新增产能的不断投产,常规品种将出现产能过剩的局面,但市场需求的增长预计会小于投产速度,因此市场价格出现回落也将成为必然,而差别化品种预计将会稳定走强。
(马新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