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馆按服务功能可以分为演艺茶馆、茶艺馆、餐茶馆,茶馆也将分一、二、三级……”2007年底,商务部在其网站上发布了《茶馆业企业经营规范(征求意见稿)》。对于这个《规范》,青岛茶馆有褒有贬,规模较大的茶馆认为“行业终于可以规范了”,而规模较小的茶馆则可能面临“灭顶之灾”。
对茶馆经营进行“统一划线”,这个看似整顿行业培育品牌的《规范》,缘何引来争议无数?据了解,有的茶馆认为,这个《规范》的初衷就是规范茶馆行业、弘扬茶馆文化,茶馆经营有了规范,有利于行业的良性发展。而有的茶馆则持反对意见,青岛闽江路正德茶庄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茶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地方”,各个地区的茶馆各有特色,如果都千篇一律,还谈什么茶馆文化?
茶馆经营统一管理,究竟会给整个茶馆行业带来什么?据了解,由于《规范》对茶馆企业做出了明确的要求,茶馆分级将使整个茶馆行业迎来一轮大规模的重新洗牌。
青岛闽江路红泥壶茶艺馆一位负责人说,茶馆分级首先将会引发一轮“价格地震”。该负责人称,茶馆分级可能是效仿了酒店分级,星级酒店的消费标准和普通酒店有着天壤之别,如果茶馆也有“星级”,其消费标准势必会水涨船高。从长远讲可能有利于茶馆品牌的培育,但是近期来看,势必会流失不少顾客,短期内还是弊大于利。
各级茶馆都有明确的“数字底线”,对于徘徊在底线附近的茶馆来讲,《规范》一旦正式实施,这些茶馆则可能面临“灭顶之灾”。青岛云霄路逸文堂的负责人王伟说:“现在算上开发区、胶南等地,全青岛的茶馆不少于500家,绝大多数茶馆的规模都不大,如果真的按照《规范》来卡的话,那么全青岛50%以上的茶馆都应该是‘三级以下’,肯定会有很多茶馆关门了事。”目前,这些小茶馆基本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茶艺师,更达不到《规范》要求的经营面积,一些细节问题比如着装、摆设等可以进行整改,但是这些硬性条件确实成了他们无法迈过的一道坎。
对于这个《规范》,当然也并非人人“口诛笔伐”,避风塘茶楼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规范》对于目前已发展较好的茶馆企业来讲,确实带来了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如果《规范》正式实施,肯定会催生大规模的茶馆企业迅速成长,如果发展良好的话,这些茶馆企业将成为行业的领头羊,这样对于茶馆业的长期发展、品牌塑造都是有好处的。该工作人员还表示:“到那时,可能将会有茶馆企业可以和星巴克一争高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