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08年3月26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内蒙古自治区农信社面向全区农牧民发放“金牛借记卡”
“金牛卡”驰骋内蒙古 服务农牧民
将同时具有“惠农一卡通”和“小额农贷富民卡”功能
本报记者 刘小萃文/图

  内蒙古自治区副主席布小林(前排左)和内蒙古自治区农村信用联社理事长佟铁顺(前排右)在首发仪式上,共同启动了内蒙古自治区农村信用社核心业务系统。

  “今后,全自治区1400万农牧民可以借助农信社的网络系统,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便利的金融服务。”3月18日,内蒙古自治区农村信用联社理事长佟铁顺在“内蒙古农村信用社核心业务系统上线暨信合金牛卡首发仪式”上激动地说,“服务手段的现代化是内蒙古信合人半个多世纪的梦想,今天终于实现了。”

  “内蒙古农村信用社核心业务系统上线暨信合金牛卡首发仪式”由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和内蒙古自治区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共同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副主席布小林出席首发式并讲话,自治区金融办主任宋亮主持了仪式。

  汇通天下 梦想成真

  “内蒙古农信社核心业务系统涵盖了全区93家旗县级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2310个网点,网络覆盖范围、接入网点数量在全区金融机构位居首位,是完全意义上联结城乡最大的金融服务网络。”佟铁顺表示,内蒙古农信社核心业务系统的全面上线和“信合金牛卡”的发行,结束了自治区50多年来城乡汇路不畅的历史,实现了农信社服务“三农”传统优势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全区农信社不仅实现了自治区范围内个人业务通存通兑和对公账户资金即时汇划,而且将与人民银行现代化支付系统和全国农信银清算系统对接,实现了汇通天下的目标。

  内蒙古自治区农村信用联社副主任张建成告诉记者,核心业务系统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建设理念,包含客户信息、公共信息、银行卡业务等多个子系统,具备存贷款、同城票据交换、国内结算,以及现金凭证管理、资金清算管理等多种功能,同时提供利率市场化支持和反洗钱系统外联接口,能够实现与ATM机、电话银行等各种终端设备的连接与管理,为客户提供多渠道、多方位的汇路需求服务。

  记者了解到,信息化建设一期工程开局良好,目前内蒙古农信社已经启动了二期工程建设项目,计划利用两年左右时间,建设完成包括信贷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风险管理系统、行为管理系统等子系统的管理系统,全面提升自治区农村信用社的管理和服务水平。再用1-2两年时间基本建设完成决策分析系统,从而全面提升全区农村信用社信息化水平。

  “金牛卡”兼具多种功能

  “‘金牛卡’除具有普通银联借记卡功能外,还具有‘惠农一卡通’功能,它将成为内蒙财政厅通过农信社给农民发放资金补贴的多功能卡。”张建成告诉记者,今后当地财政对农民的粮补、退耕还林补贴、低保、医保等多项补贴都可通过“金牛卡”发放给农民。

  以前惠农资金的发放,都是由民政助理员到金融部门提取现金,领款人到民政部门指定地点签字后领款,这种发放模式工作量大、发放时间长,既不方便也不安全,且容易出现漏洞。如今有了“金牛卡”,民政助理员可以把“优抚定补发放花名册”以电子文档的形式报给财政所涉农会计,涉农会计将发放花名册按农户编码对号入座,开具转账支票,内蒙古农信社统一将资金打入“一卡通”,定补资金就可以准确无误地直达每个定补对象。

  记者了解到,内蒙古农信社将以农牧民基础信息系统和“一卡通”发放管理软件为基础,进一步优化、完善网络结构和统计指标,逐步增加“一卡通”补贴项目,最终实现所有涉农补贴项目全部纳入“一卡通”发放范围,把“一卡通”建设成为综合性的涉农补贴管理平台、信息平台和财政支农的政策窗口。

  据悉,“金牛卡”还将具有“小额农贷富民卡”功能,此功能是以客户为中心,以唯一客户号为索引,下设多个活期存款账户、定期存款账户、贷款账户,集多种业务品种于一身的农信社新型理财产品。持卡者可在授信额度内随时办理贷款业务。办理贷款业务时,由操作员按已签署的《小额农贷富民卡领用合约》进入贷款发放处理,遵循“随用随贷”的原则。贷款资金自动对应此“小额农贷富民卡”开立的结算账户,转到此卡的结算账户中,客户可按实际的需要,随时到ATM或柜台办理取款业务。

  相关链接

  “金牛”寓意

  金:黄金,古言黄金为诸金之长;古代计算货币单位;五行之一,古称构成世间万物元素。凸显农村信用社的行业性质,寓意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体系中的主力军地位。

  牛:历史上是主要的农耕工具,也是草原上重要的运输工具。寓意农村信用社服务“三农三牧”的宗旨和农信员工勤勤恳恳、甘于奉献、开拓进取的信合精神。

  “金”、“牛”组合预示内蒙古农村信用社强劲的发展态势。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