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9时,郑州中原国际博览中心,河南省副省长刘满仓参观河南心连心公司展位讲道:“最近农民反映了化肥价格高涨的问题,我也非常关注化肥价位的平衡问题。今年,中央政府的惠农政策再次增加对农补助,但是化肥、农药、用水、电价的不断上涨,把农民的补贴抵消了,潜在增加了农民负担。企业一方面要着眼企业自身利益,还要目光长远,着眼大局。”
刘满仓副省长强调,心连心公司作为河南化肥企业的“老一”,要发挥龙头企业的作用,通过技术改良、提升管理减少运营成本,把实惠让给农民。
刘满仓副省长拿着公司成功研发的聚能网尿素、复合肥样本,询问心连心董事长刘兴旭产品的实验结果和市场推广情况,希望心连心公司能够继续加大化肥新品种的研发,把质优价廉的化肥产品转化为农民的增收成果。
下午14时,心连心公司第二届第五次网络联盟理事会在紫金山宾馆召开,心连心公司复合肥公司总经理赵连紫、副总经理朱翠萍针对近几个月化肥市场动态向联盟成员进行了详细介绍,并与网络联盟理事共商发展大计。
对话刘兴旭
在会议期间,本报记者还专门采访了河南心连心化肥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刘兴旭。
记者:今年贵公司多次邀请不同地区零售商到厂内参观,并多次组织经销商召开理事会议,这么频繁厂商沟通,在其他公司很少见,这一举措有什么意义?
刘兴旭:最基层的营销网点、零售商,他们是直接和农民打交道的群体,他们对企业的认可度和宣传力度极其重要。他们的宣传比我们的宣传更重要。
如果他们对企业熟悉程度不够,只是听总经销商给他们灌输思想,作用不大。一家店铺里有很多种化肥,大家都说自己的品牌好,究竟哪家好?
参观不但增加了他们对心连心的感性认识,还增加了深度沟通,把我们的企业文化、企业的整体形象都印在了他们的脑子里。我们要让零售商看到,心连心怎么样控制产品的质量,而不是拿着一些认证书让经销商看,几乎每个企业都有一堆认证书,这没有用。
心连心有了“国家免检”,要让经销商看到心连心是怎么得到“国家免检”的?心连心是怎么样做农化服务的?让他们看看我们农化中心的服务队伍和各种先进设备,告诉他们这个企业是切切实实做农化服务,增加他们对企业的认可度,让他们感觉这是一家诚信的企业。大家都在讲诚信,到底什么是诚信?要用事实证明自己的诚信。
我们多次组织基层营销网点、零售商参观,就是建立一个和基层经销商深度沟通的机制,这就是意义所在。
记者:资源、能源日益紧缺,而且心连心又地处资源相对紧缺的中原,贵公司有什么对策和发展战略规划?
刘兴旭:资源、能源成为化肥行业发展的主导因素,这个发展趋势谁也改变不了。国际石油、天然气价格猛涨,所以大家都在寻求新兴的生物能源,也就是说和人口争玉米。供求关系是由很多因素决定的,一方面是需求的强劲,另一方面是供应的紧张,这个趋势不是哪个企业能够主导的。
我们作为生产企业,能够做到的就是减少我们的消耗,尽可能降低我们的生产成本,用更少的原材料,更低的成本,生产出更优质的产品。让农民用更低的价格购买优质产品,这才是对社会负责任,对农民负责任,所以我们一直坚持总成本领先的战略。
目前,我们的尿素、复合肥、甲醇等产品质量和成本控制在行业内属一流,这种趋势我们将会延续下去。我们今年的任务是,在去年的基础上消耗降低5%,一方面是技术改造,年内我们将先后投资1.75亿元改造两条生产线,同时优化工艺指标,我们组织了内部的攻关小组,进行细节攻关。
记者:心连心有没有兼并计划?
刘兴旭:明年上半年,我们的尿素生产能力将达到110万吨,我们一方面巩固周边市场减少运输成本,另一方面就是发展外围市场。复合肥业务,我们准备在东北和四川建立生产线,进一步扩大全国市场网络。
记者:针对尿素业务,宜化、美丰扩张速度较快,心连心有什么样的发展思路?
刘兴旭:对企业发展来说,这是一种非常好的发展模式。我比较保守,所以我们企业更喜欢“面朝黄土背朝天”式的发展,扎扎实实往前走。我们会在科技进步领域进行扩张,加大科研投入。如果条件成熟,我们将兼并几个研究部门,按照总成本领先的原则,充分发挥社会资源的优势,首先在节能减排方面有所作为,既符合国家的大政方针,也符合企业发展规律,最终的目的是发挥资本优势,在产品质量和成本上做足文章。
记者:心连心受中原文化熏陶,将怎样发扬中原文化?
刘兴旭:中原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仁、义、礼、智、信,对企业来讲就是坚持诚信经营。在心连心,她的内涵就是节约成本,为农民提供优质价廉的产品。
发扬传统文化,结合到我们自身就是认真做好农化服务,让农民用最小的投入来获取最大的产出,这是最核心的东西;其次是坚持总成本领先的原则,用更低的成本生产出更优质的化肥。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们的做法得到了农民的认可。总结这几年的经验,我认为,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是对中原传统文化发挥的最好途径,搞一些花架子没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