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将尿素出口关税上调至130%,磷肥的出口关税上调至135%,目的就是想把更多的资源留在国内,降低化肥价格,以保证农民生产的需要。
关税的提高,我个人觉得对氮肥和钾肥影响意义不大。首先谈谈尿素,我国根本不具备出口优势,即便是关税不上涨,尿素出口也不太容易,除非国际尿素上涨至700美元/吨,出口才有利润空间。其次是钾肥,我国钾肥资源原本就稀缺,每年的出口数量微乎其微,关税上调对钾肥的影响根本不大。
受影响最大的应该是磷肥,我觉得关税上涨这么多,产品要想再出口没有一点可能性,包括重钙出口的可能性也很小了,除非国际价格要远远高于现在的价格。
但从企业自身来讲,企业要生存,职工要生活,国家一方面限制出厂价格,但原材料成本价格却居高不下,在国际价格远远高于国内的情况下,企业选择出口也是为了维持自身发展的需要,在保证国内供应的前提下,适当的出口我认为应该是可以的。
今年磷肥企业生存十分困难,成本价格始终居高不下,如果关税真的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100%,企业要想维持生存只能通过减产、限产等方式来解决。举例来说,就拿64%含量的磷酸二铵为例,按照硫磺的价格为5400-5000元/吨,合成氨3000元/吨计算,二铵的成本价格就在4700元左右,再加上流通环节的费用,估计到终端市场的价格约在5400元/吨左右。如今,粮食价格与农资价格的上涨不成比例,农民能否接受是最大的问题。
我个人认为,受硫磺、合成氨等原材料成本价格的支撑,短时期内至少在一两个月内化肥价格不会有太大的浮动。
(本报记者高志根据录音整理)